[发明专利]一种5G网络云-端协同的虚拟PLC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3102.6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2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孙瑞琪;秦大伟;刘佳伟;吴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226 | 分类号: | H04L41/0226;H04L41/0246;H04L41/082;H04L41/0823;H04L41/0895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协同 虚拟 plc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5G网络云-端协同的虚拟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云平台基础服务部署
利用虚拟化技术,将云服务器中一部分物理资源抽象构建逻辑资源层,安装强实时性操作系统支持应用部署,部署软件定义PLC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包含设备组态、算法组态、编译调试器核心组件,支持循环、周期、触发式调度,整合以太网、现场总线多种协议功能,对单个软件定义的PLC资源再分割,虚拟化配置出多个虚拟PLC,从功能上替换PLC控制器硬件的CPU部份,硬件驱动、系统接口抽象化设计,软件定义的PLC与I/O模块建立通讯连接;
步骤二、I/O模块与云端信息交互
依靠5G+MEC高质量网络,I/O模块连接5G网关与云端虚拟PLC建立云-端4.9GHz专网通讯,分别在5G网关和虚拟PLC设置通讯协议转换,实现云端虚拟PLC与I/O模块信息交互,I/O模块采集到的信号直接5G通讯上传到达云端,云端虚拟PLC在线运行控制程序,控制指令5G通讯传输至I/O模块达到控制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网络云-端协同的虚拟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上层在云服务器划分三个虚拟空间,分别部署VPN服务器、虚拟PLC、云SCADA,外部与云端通过VPN服务器这个唯一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同时VPN服务器也具有云防火墙作用,便于安全管控;下层只保留采集模块硬件,由云服务器上的虚拟PLC实现逻辑控制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网络云-端协同的虚拟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云服务器到I/O模块的云-端通过5G专网无线通讯,其中5G网络架构采用UPF功能下沉到网络边缘部署MEC方式,MEC集群部署在工业园区内靠近应用场景的位置,应用场景终端接入后业务数据经过UPF本地分流,无需再传输到公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网络云-端协同的虚拟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的I/O模块与云端信息交互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配置I/O模块内部地址信息,包括I/O设备IP地址、网关IP地址;
步骤202、配置I/O模块通讯参数,包括波特率设置、协议选择、通道号定义、允许延迟时间和超时设置;
步骤203、配置5G网关内部网络信息,包括添加网络接口、添加端口转发;添加LAN口,接收发送数据包;添加端口转发,建立I/O模块与网关之间信号传输通道;
步骤204、在云服务器控制软件添加硬件组态组成控制框架,为虚拟PLC设置管理IP地址,并添加两个虚拟通讯网口,第一虚拟端口用来5G通讯协议转换,第二虚拟通讯端口用来传输控制信号;
步骤205、硬件组态采用开放灵活的总线协议,设置最大允许网络延迟时间;设置I/O模块IP地址、通道数量、读写类型、I/O卡设置寄存器类型,I/O变量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5G网络云-端协同的虚拟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放灵活的总线协议为Modbus总线协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网络云-端协同的虚拟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化技术为:将一个物理硬件虚拟化为多个硬件平台,资源可按需分配和动态调整,物理资源包括CPU核心、内存、网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网络云-端协同的虚拟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5G网络与云服务器结合形成扁平化云系统架构设计,传感器和执行器直连云端,集成数据采集、工业控制、人工智能多种功能,具有弹性伸缩与灵活扩展的优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网络云-端协同的虚拟PL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云服务器提供实时与非实时多应用融合的运行环境,PLC控制、数据采集作为实时应用,云SCADA、数据库作为非实时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31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加工用的脱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细胞癌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