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规模化稠油热采的采油树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77113.1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巴砚;蒋曙鸿;张明;韩亚冲;黄冬云;夏志;徐海波;杨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30;E21B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规模化 稠油热采 采油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规模化稠油热采的采油树布置方法,包括:收集注气树、采油树及其连接管线的尺寸信息、钻井船信息以及甲板的结构信息;根据所述钻井船信息中的横向和纵向覆盖能力确定井槽排列方式;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和所述结构信息,结合所确定的井槽排列方式,确定采油树平面布置样式;和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和所述结构信息中的与高度相关的信息,确定采油树立面布置样式。可以满足热采采油树的布置空间需求,使热采开发能够顺利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规模化稠油热采的采油树布置方法,属于海洋石油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渤海非常规稠油储量十分丰富,约有数亿吨粘度大于350厘泊的稠油被困在地下尚未动用,加之,我国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海上稠油已逐渐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
与常规冷采采油树相比,热采注汽树尺寸较大,渤海某项目尺寸达到2.30m(宽)×5.01m(高),且注气树周边管线较多,包括但不限于注汽管线、化学药剂注入管线、出油管线、氮气管线等,加之,需考虑注气树更换为采油树的空间,井口区管线临时拆卸的空间等,因此单层布置采油树需要较大的井槽间距才能满足布置需求。但拉大后的井槽间距往往会超出该海域常用钻井船的覆盖能力,导致无法完成所有井槽的钻修井作业。热采采油树的布置空间需求与钻井船的覆盖能力之间的矛盾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规模化稠油热采的采油树布置方法。该方法既可以满足规模化稠油热采的采油树布置需求,又可以优化井槽间距,将井口区面积控制在常用钻井船覆盖范围之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上规模化稠油热采的采油树布置方法,包括:
收集注气树、采油树及其连接管线的尺寸信息、钻井船信息以及甲板的结构信息;
根据钻井船信息中的横向和纵向覆盖能力确定井槽排列方式;
根据注气树、采油树及其连接管线的尺寸信息和甲板的结构信息,结合所确定的井槽排列方式,确定采油树的平面布置样式;和
根据注气树、采油树及其连接管线的尺寸信息和结甲板的构信息中的与高度相关的信息,确定采油树的立面布置样式。
注气树、采油树及其连接管线的尺寸信息包括以下组中的至少一个:注气树宽度、注气树厚度、注气树高度、注气树抬升高度、注气树压力等级、注气树周边所需的操维空间。
连接管线包括以下组中的至少一个:注汽管线、化学药剂注入管线、出油管线和氮气管线。
甲板的结构信息包括结构梁的布置以及梁的高度。
井槽排列方案包括:井槽数为6时的2x3排列方式,井槽数为8时的2x4排列方式,井槽数为9时的3x3排列方式,井槽数为12时的3x4排列方式,井槽数为16时的4x4排列方式,井槽数为20时的4x5排列方式,井槽数为24时的4x6排列方式。
根据所收集的注气树、采油树及其连接管线的尺寸信息来确定采油树单层布置所需的间距,结合所确定的采油树的平面布置样式,通过钻井船信息核实钻井船是否覆盖,如果覆盖,则确定采油树的单层平面布置样式,如果不覆盖,根据钻井船信息以及井槽间距允许的最大值,确定采油树的双层立面布置样式。
通过将多个采油树中的相邻的两颗采油树错层布置在不同层以形成采油树的双层立面布置样式。
根据注气树高度、注气树的抬升高度、注气树上方甲板结构梁高、注气树上方管线所需空间确定采油树所在甲板的层高,以确定采油树的双层立面布置样式。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7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