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排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7313.7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7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鼎晟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139;H01M4/04;F27D13/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睿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9 | 代理人: | 熊学健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负极 材料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排焦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内设置有排焦腔,排焦腔内设置有装料组件a和装料组件b,装料组件a内放置有负极材料,装料组件a和装料组件b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装料组件a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组件,装料组件a的另一侧设置有循环组件,装料组件a用于将负极材料输送至装料组件b内,加热组件用于将负极材料进行加热,循环组件用于将排焦腔内的烟气进行循环,驱动组件用于对装料组件a和装料组件b的上下位置进行切换,此方式可以使得负极材料加热更加均匀、快速,提高了排焦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排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锂电池被广泛运用,其中,锂电池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在锂电池负极材料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加热、排焦,通过热处理后的负极材料可以提高负极材料的强度、导电性、导热性以及耐高温性,因此,在大规模的生产过程中高效的锂电池负极材料排焦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现有的锂电池负极材料排焦方式,对排焦腔内的烟气加热燃烧不充分,加热效果差,并且对负极材料的加热不均匀,从而导致负极材料排焦效果差,排焦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排焦装置,通过将装料桶a内的负极材料流入装料桶b内,并在流入的过程中将负极材料进行预热,将负极材料包覆的沥青汽化,沥青烟气再通过电加热管加热燃烧形成还原性烟气,当装料桶a内的负极材料全部流入装料桶b内后,装料桶a和装料桶b的上下位置进行对调,将装料桶b内的负极材料流入装料桶a内,并在流入的过程中将风机将还原性烟气引至负极材料上对其进行加热,此方式,使得负极材料加热更均匀,烟气燃烧更充分,提高了负极材料排焦的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排焦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排焦腔,所述排焦腔内设置有装料组件a和装料组件b,所述装料组件a内放置有负极材料,所述装料组件a和装料组件b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装料组件a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装料组件a的另一侧设置有循环组件,所述装料组件a用于将负极材料输送至装料组件b内,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将负极材料进行加热,所述循环组件用于将排焦腔内的烟气进行循环,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对装料组件a和装料组件b的上下位置进行切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炉体外侧的电机a、在电机a带动下的转动轴、固定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连接杆、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一侧的固定杆a以及固定设置在连接杆另一侧的固定杆b。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装料组件a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杆a上的装料桶a、开设在装料桶a内的滑槽a、滑动设置在滑槽a内的滑板a、固定设置在滑板a上的支撑杆a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杆a底部的挡块a,所述挡块a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装料桶a的一侧开设有方形开口a,所述方形开口a与挡块a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装料组件b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杆b上的装料桶b、开设在装料桶b内的滑槽b、滑动设置在滑槽b内的滑板b、固定设置在滑板b上的支撑杆b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杆b底部的挡块b,所述挡块b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装料桶b的一侧开设有方形开口b,所述方形开口b与挡块b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排焦腔内的至少两个电加热管。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排焦腔外侧的电机b和在电机b带动下的风机。
作为一种优选,两个所述电加热管之间还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倾斜设置在电加热管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装料桶a的一侧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设置在排焦腔内。
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方形开口b与方形开口a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鼎晟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州鼎晟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7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