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7408.9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1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周达贤;袁达辉;黎锦棠;刘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H02B1/56;H02B1/54;H02B1/28;H02B1/46;H02B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缆 信号 采集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包括箱体、传感器主体、气囊和遮挡组件,箱体内设置有容纳腔,箱体上设置有连通容纳腔的散热孔;传感器主体设置在容纳腔内,传感器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弹性组件与容纳腔的腔壁连接;滑块移动时可挤压气囊;遮挡组件包括保护板和气动杆,保护板滑动设置在容纳腔的腔壁上,当滑块撞击气囊时,气囊内的气体流入气动杆内,以使气动杆的杆体伸出推动保护板移动,保护板覆盖散热孔。弹性组件可以对传感器主体起到固定和缓冲的作用;滑块和气囊可以利用外部对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碰撞的能量来控制保护板的移动,使得保护板可以遮挡散热孔,极大的增加对传感器主体的电子元器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信号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但电力电缆在日常使用中,因为机械损伤、年久老化等原因,会导致电力电缆内部断芯损坏,因此就需要工作人员使用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来对其进行检测。
但现有技术中,由于传感器内部含有大量电子元器件,而传感器的外壳只能对其进行单一的保护作用,当传感器受到撞击或工作人员使用时需要移动位置,这些都会导致电子元器件震动,从而导致电子元器件因过应力而损坏,增加了采集成本;且大量元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传感器内部温度过高,使得电子元器件无法及时有效的散热,从而导致电子元器件性能下降,严重时导致电子元器件烧毁,部分厂家在传感器的外壳设置散热孔,然而,检测环境复杂,外部杂质可能会通过散热孔进入外壳内部,影响传感器的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其质量好,抗震性能较好,散热效果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散热孔;
传感器主体,所述传感器主体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传感器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连接;
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滑块与所述气囊的侧面接触,所述滑块移动时可挤压所述气囊;
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遮挡组件包括保护板和气动杆,所述保护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所述气动杆的内部与所述气囊的内部连通,当所述滑块撞击所述气囊时,所述气囊内的气体流入所述气动杆内,以使所述气动杆的杆体伸出推动所述保护板移动,所述保护板覆盖所述散热孔。
作为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叶轮、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传感器主体上,所述叶轮和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叶轮与所述散热孔位置正对,所述传感器主体晃动,以使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驱动所述叶轮转动。
作为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棘轮、棘爪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叶轮固定,所述连接轴和所述齿轮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棘轮固定,另一者与所述棘爪铰接并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棘爪和所述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始终具有驱动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啮合的趋势,以使所述叶轮单向转动。
作为电力电缆信号采集传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配重轮,所述配重轮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7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