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茶茶膏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9207.2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6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密夫山;徐伟;杨英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佳文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18;A23F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茶膏的制备方法,包括茶叶挑选、茶汤浸提、过滤茶汤、真空浓缩、真空干燥、脱模塑形,本发明在对茶汤进行浓缩过程中,控制浓缩条件为0.2Mpa,温度70℃,转速60r/min,浓缩时间75min,此时通过不断增大容器内部压强同时配合70℃的温度,能够使茶汤中的营养物质与水分子最大程度上进行分离,再持续75分钟进行浓缩,使水分子被充分析出,能够得到营养物质流失最少、口感丰富、品质最好的茶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膏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茶茶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膏作为中国传统的速溶茶,相比于传统茶叶,茶膏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同时冲泡简单且冲泡后没有残留物,白茶功能性成分有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茶色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糖的作用,在中药理论中,其味甘,微苦,性平,偏凉,归肺,肝,脾,胃经,具有宣肺透疹,清肝明目,健脾清胃的作用。
经检索,专利申请号2014103476698涉及一种保留原茶香气滋味的茶膏及加工工艺,以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等为原料,按茶叶与体积分数为20%-50%的食用乙醇以1:5-1:30的质量比混合,封闭浸泡,室温静置24~96小时过滤得茶汤;将茶汤40-50℃减压浓缩至半胶体状,再在真空恒温干燥箱40~50℃减压干燥,趁热灌注模具塑造成型即得茶膏。该专利采用乙醇浸泡,营养物质的提取效果不佳。
经检索,专利申请号2009100950751涉及加热回流法提取普洱茶膏加工工艺,研究了不同浸提温度、茶水比和过筛程度对浓缩时间、得率、汤色、香气、滋味及溶解性的影响,在茶膏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等,采用当今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了加热回流浸提、减压过滤、真空浓缩、真空干燥等先进技术提取普洱茶膏,使得现代普洱茶膏的制作过程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所得产品的品质更能得到保障。利于茶叶产品增值和节约资源,有利于云南特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制开发普洱茶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工艺易于工业化生产,但是其仅仅是针对普洱茶的提取工艺。
在现有的市场中的茶膏大多以普洱茶为原料进行制作完成的茶膏,而普洱茶又与白茶在制作工艺上存在较大区别,普洱茶在加工工序中采用后发酵工艺,需要原料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否则很难发酵成功,而白茶在原料的选择上相对要嫩很多,在制备时讲究自然萎凋,不炒不揉,尽管白茶营养价值丰富,但因其口味较淡,市场发展比较滞后,基于上述在现有白茶茶膏制作过程中,没有较好的方法能够在制成茶膏的过程中,保留白茶有益成分的同时丰富其口感,进而得到品质上佳的白茶茶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白茶茶膏的制备方法,将白茶茶汤在浓缩过程中,控制浓缩条件为0.1Mpa,温度65℃~75℃,转速60r/min,浓缩时间45min~100min,能够得到营养物质流失最少的茶膏,其中将浓缩时间控制在75分钟时,所得到的白茶茶膏,口感丰富,品质最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白茶茶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茶叶挑选:取干净无虫害的的白茶茶叶,挑去异物。
步骤2、茶汤浸提:将茶叶泡在90℃~100℃水中,15~20min。
步骤3、过滤茶汤:用四层白纱布过滤茶汤,取过滤液。
步骤4、真空浓缩:浓缩条件为0.1Mpa~0.25Mpa,温度55℃~70℃,转速60r/min,浓缩时间45min~100min。
步骤5、真空干燥:干燥条件为0.1Mpa,温度50℃~65℃,干燥时间150min~180min。
步骤6、脱模塑形:将干燥后的茶膏脱模后,利用粉末压片机压制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佳文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佳文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9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