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菜共生用污质过滤发酵装置以及鱼菜共生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2082.9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4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东;徐琰斐;高霞婷;张海耿;张宇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29/64 | 分类号: | B01D29/64;B01D29/31;B01D36/04;B01D35/16;C02F9/10;C02F11/02;A01K63/04;C05F15/00;C05F17/0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宗磊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生 用污质 过滤 发酵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菜共生用污质过滤发酵装置,鱼菜共生用污质过滤发酵装置包含有处理池、过滤单元、清刷单元和曝气装置。过滤单元为罩设在处理池底板上的锥形过滤网箱,在过滤单元侧壁和处理池内壁设有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分布的分隔板;清刷单元用于对锥形过滤网箱进行清刷,清刷单元包含有刷盘固定架、清刷动力模块和筛网清刷滚刷,清刷动力模块带动刷盘固定架旋转,以使筛网清刷滚刷对锥形过滤网箱进行刷洗;曝气装置,曝气装置设有若干位于处理池底板上的曝气孔。系统产生的鱼粪残饵等物质经过滤、沉淀和发酵后直接在处理池内转化为对植物生长有利的营养物质,提高了水产养殖排放物的利用效率,同时减轻了鱼菜共生系统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菜水产养殖,具体涉及到一种鱼菜共生用污质过滤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鱼菜共生是利用水产养殖排放水为植物提供营养,由一种氮源鱼饲料生产两种农产品鱼和蔬菜,具有水和氮源利用效率高、不使用化肥和抗生素、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结合水产养殖和植物种植的新型循环养殖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鱼菜共生系统的核心单元是循环水处理模块,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产养殖排放水中的污质主要成分为鱼粪、残饵等有机物,其作业性能将直接影响鱼菜共生系统的使用效果。
现今的鱼菜共生养殖污质处理装置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1.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系统产生的鱼粪残饵等物质经过滤后产生的浓缩污质通常被排放丢弃,且其中包含的对植物生长有利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及矿物元素被浪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现有技术中由于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污质含量较高,污质处理装置的作业效率主要通过沉淀的方式来实现,其处理速率较低,且不易过滤体积较小的污质颗粒物,容易导致污质在鱼菜共生区系统中易产生堆积,从而使得养殖水体过营养化,影响水产养殖对象的正常生长。
3.现有技术中的污质处理装置无法使污质自然分解,往往需要定期清理装置体内沉积的污质,因此需要耗费较多人工,使用较为繁琐,处理成本高,水产养殖排放物的利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菜共生用污质过滤发酵装置,所述鱼菜共生用污质过滤发酵装置包含有:
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底部有进水单元,在所述处理池顶部一侧设有出水单元;
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为罩设在所述处理池底板上的锥形过滤网箱,所述锥形过滤网箱无底面且侧壁设有过滤筛网,在所述过滤单元侧壁和所述处理池内壁设有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分布的分隔板;
清刷单元,用于对所述锥形过滤网箱进行清刷,所述清刷单元包含有刷盘固定架、清刷动力模块和筛网清刷滚刷,所述刷盘固定架上转动安装有至少一个筛网清刷滚刷,所述清刷动力模块带动所述刷盘固定架旋转,以使所述筛网清刷滚刷对所述锥形过滤网箱进行刷洗;
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有若干位于所述处理池底板上的曝气孔,所述曝气孔均位于所述锥形过滤网箱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池包括处理池桶体、进水支座、进水孔、第一固定座;
所述处理池桶体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进水支座,所述进水支座的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进水支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座;
所述进水单元包含有进水管道和流道式加热器,所述进水管道的两端连接所述处理池和鱼菜共生养殖区域的排污口,所述流道式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靠近所述处理池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过滤网箱设有多根围成锥形的筛网支架,所述筛网支架的顶端通过固定圆盘固定连接;
所述筛网支架为水平环形板,且所述过滤单元侧壁的所述筛网支架焊接固定在所述筛网支架的外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2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