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寿命环保聚烯烃绝缘料及制备方法和在柔软储能电缆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2160.5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虹昆;刘雄军;梁福才;李斌;狄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23/16;C08L51/06;C08L83/04;C08K3/22;C08K9/06;C08K3/34;C08K7/26;C08K13/06;H01B3/44;H01B7/02;H01B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苏兴建 |
地址: | 2133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寿命 环保 烯烃 绝缘 料及 制备 方法 柔软 电缆 中的 用途 | ||
1.一种长寿命环保聚烯烃绝缘料,其特征在于,该电缆料包括如下原料组分: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10-30份,
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10~30份,
低密度聚乙烯 10~25份,
热塑性弹性体 15~30份,
乙丙橡胶弹性体 10~30份,
马来酸酐接枝物 5~12份,
硅酮母粒 3~8份,
无卤阻燃剂 50~120份,
有机硅阻燃剂 2~10份
纳米协效剂 3~8份,
表面处理剂 0.5~2份,
抗氧剂 1~4份,
交联敏化剂 0.8~2份,
润滑剂 0.5~1.5份,
光稳定剂 0.3~1.5份,
上述份数为质量份数;其中: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醋酸乙烯的质量含量为28%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与醋酸乙烯的质量含量40%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质量比为(1:2)~(2:1)的混合物;
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为丙烯酸丁酯的质量含量为17%的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与丙烯酸丁酯的质量含量为27%的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
无卤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和氮磷系阻燃剂质量比为(1:1:1)~(4:1:2)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软长寿命环保聚烯烃绝缘料,其特征在于: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5-10g/10min;
热塑性弹性体为乙烯-丁烯共聚物与乙烯-辛烯共聚物的至少一种;
乙丙橡胶弹性体为乙烯含量为50%和70%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环保聚烯烃绝缘料,其特征在于:马来酸酐接枝产物为马来酸酐接枝PE和马来酸酐接枝POE中的至少一种,接枝率为0.6%-1.5%;
有机硅阻燃剂为聚硅氧烷、聚碳酸酯一硅氧烷共聚物和丙烯酸酯一硅氧烷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纳米协效剂为纳米蒙脱土、海泡石和凹凸棒土中的至少一种;
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A-172和硅烷偶联剂KH550中的至少一种;
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DNP质量比为1.0:(0.4~0.8):(0.5~2.0):(0.8~2.0)的混合物;
交联敏化剂为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AIC)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
润滑剂为聚乙烯蜡和硬脂酸锌的一种或两种;
光稳定剂为紫外吸收剂UV944、UV328、UV1164和2020的一种或两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环保聚烯烃绝缘料,其特征在于:硅酮母粒为PE载体,硅酮含量为7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环保聚烯烃绝缘料,其特征在于:无卤阻燃剂的平均粒径为0.6-2.0μm;氢氧化镁为经高分子表面改性剂处理的化学法氢氧化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命环保聚烯烃绝缘料,其特征在于:有机硅阻燃剂与纳米协效剂的比例为1:1~3:1 。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长寿命环保聚烯烃绝缘料,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料包括如下原料组分: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10~26份,
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12~25份,
低密度聚乙烯 15~25份,
热塑性弹性体 15~25份,
乙丙橡胶弹性体 10~25份,
马来酸酐接枝物 5~10份,
硅酮母粒 3~6份,
无卤阻燃剂 60~100份,
有机硅阻燃剂 3~8份,
纳米协效剂 3~6份,
表面处理剂 0.8~1.5份,
抗氧剂 1.5~4份,
交联敏化剂 1.0~1.5份,
润滑剂 0.8~1.2份
光稳定剂 0.8~1.5份,
上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21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