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花岗岩洗砂尾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4737.6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涛;肖玉华;辛春波;刘敬虎;孙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鸿盛石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2 | 分类号: | C04B28/12;C04B38/02;C04B18/04;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梁思慧 |
地址: | 529728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花岗岩 洗砂尾泥 蒸压加气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基于花岗岩洗砂尾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将洗砂尾泥经过有效处理后用于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以100%处理尾泥,解决了洗砂尾泥处理困难的问题,同时保护环境,资源化利用;充分利用洗砂尾泥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硅质原材料,解决了砂资源紧缺的问题,变废为宝;制备了一种各项性能满足GB/T 11968‑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要求的B07A5.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使得生产成本降低了20‑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花岗岩洗砂尾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不断发展,对砂石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传统天然砂源(如河沙)等不仅资源量有限,大量开采也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近几年限制河沙开采量,因此采用人工制砂成为建设用砂的主要来源。人工制砂主要砂源为花岗岩、白云岩、生石灰岩等,常见的人工制砂工艺主要为干法、湿法和半干法,干法由于粉尘污染大已逐渐被淘汰,而湿法和半干法工艺中均存在洗砂环节,会产生大量洗砂尾泥,主要被用于路基垫层或回填采坑,小部分被用于矿渣砖、陶瓷原料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尾泥中残留的大量药剂对水土污染严重。
当前洗砂泥浆经加药压滤后的尾泥暂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大部分直接填埋,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仅一小部分尾泥用于制砖,但是处理量很小,尾泥不能全部得到处理,且制备的砖的质量差,只能用在使用要求较低的部位;也有一小部分提炼陶瓷原料,但对尾泥的白度要求高,普适性差,且技术不成熟;同时,尾泥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周边可容纳尾泥填埋的场地不断减少,因此尾泥处理难度将日益增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花岗岩洗砂尾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花岗岩洗砂尾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洗砂尾泥处理:将洗砂尾泥与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分散剂掺量1-3‰,得到料浆,经过脱水后晾干,控制含水率10%以内,得到料态松散的尾泥A;
(2)将尾泥A取代硅质砂50-70%,与水泥、生石灰、铝粉、外加剂、水反应后浇筑到模具中,经过静停发泡1.5-3.5h后切割,在温度190-210℃、压力0.9-1.2MPa的蒸汽内养护6-8h制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剂为水玻璃、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其中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原材料制备步骤,所述原材料制备步骤包括:
1)下料:将洗砂尾泥脱水至20~30%后过筛,粒度为0.08mm方孔筛筛余不超过20%,过筛后脱水晾干;
2)球磨:将分散剂、水泥及步骤1)脱水后尾泥和生石灰球磨至要求的细度,球磨后0.08mm方孔筛筛余不超过15%;
3)混合:将尾泥、分散剂、水泥、生石灰、铝粉、外加剂和水按比例计量后加入搅拌设备,得料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浇筑包括将所述料浆注入模具中成型形成砌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生石灰其有效氧化钙含量不低于70wt%。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尾泥的SiO2的含量>65%。
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基于花岗岩洗砂尾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使用以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各项性能满足GB/T11968-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鸿盛石场有限公司,未经鹤山市鸿盛石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4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