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系统及其计算存储处理器、固体硬盘和数据读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85642.6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7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戴瑾;张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吴晓霞;解婷婷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系统 及其 计算 存储 处理器 固体 硬盘 数据 读写 方法 | ||
1.一种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态硬盘SSD和计算存储处理器CSP,所述SSD与CSP之间以及所述SSD、CSP与存储系统外部之间通过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CIe总线的点对点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所述CSP被配置为接收外部基于存储对象的第一操作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携带的信息及本地维护的SSD资源信息,生成基于闪存地址的第二操作指令并发送给SSD;
所述SSD被设置为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携带的信息与外部交换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第一存入指令和第一读取指令,所述第二操作指令包括第二存入指令和第二读取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SP被配置为接收到第一存入指令后,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基于闪存地址的第二操作指令并发送给SSD:
解析所述第一存入指令携带的存储对象的标识、数据长度信息和整个数据的起始来源地址;
根据所述数据长度信息和SSD中的资源占用信息,分配供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存入的一个或多个SSD中的闪存地址;以及根据整个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的起始来源地址、每次要存入的所述存储对象的部分数据在整个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中的偏移,确定每次要存入的部分数据的起始来源地址;
为分配有闪存地址的每一SSD生成一条或多条第二存入指令并发送给该SSD,每条第二存入指令携带该SSD此次要存入的数据的起始来源地址,及供数据存入的闪存地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SSD被设置为接收到第二存入指令后,通过以下方式与外部交换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解析所述第二存入指令携带的起始来源地址和闪存地址,根据解析出的起始来源地址从外部读取所述存储对象的默认大小的数据,及将读取的数据存入解析出的闪存地址;或者,
所述CSP发送的第二存入指令还携带此次要存入的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量信息,所述SSD被设置为接收到第二存入指令时,通过以下方式与外部交换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解析所述第二存入指令携带的起始来源地址、闪存地址和数据量信息,根据解析出的起始来源地址从外部读取所述存储对象的相应数据量的数据,及将读取的数据存入解析出的闪存地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SP被配置为接收到第一读取指令后,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基于闪存地址的第二操作指令并发送给SSD:
解析所述第一读取指令携带的存储对象的标识以及数据接收的起始地址;
根据所述存储对象的标识查阅预先保存的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所存入的一个或多个SSD中的闪存地址;
为存储有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的每一个SSD生成一条或多条第二读取指令并发送给该SSD,每条第二读取指令携带该SSD中此次要读取的数据的闪存地址以及数据接收的起始地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SSD被设置为接收到第二读取指令后,通过以下方式与外部交换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解析所述第二读取指令携带的闪存地址和数据接收的起始地址,根据解析出的闪存地址从一个或多个SSD中读取此次要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发送至外部的所述数据接收的起始地址;或者,
所述CSP发送的第二读取指令还携带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量信息,所述SSD被设置为接收到第二读取指令时,通过以下方式与外部交换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解析所述第二存入指令携带的闪存地址、数据接收的起始地址和数据量信息,根据解析出的闪存地址从SSD中读取此次要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发送至外部的所述数据接收的起始地址;或者,
所述CSP发送的第二读取指令还携带所述存储对象的闪存地址的偏移,所述SSD被设置为接收到第二读取指令时,通过以下方式与外部交换所述存储对象的数据:解析所述第二存入指令携带的闪存地址及其偏移、数据接收的起始地址,根据解析出的闪存地址及其偏移从一个闪存页中读取存储的部分数据,存入外部的所述数据接收的起始地址;或者,读出闪存页的全部数据,只把所需要的部分存入外部所述数据接受的起始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未经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56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腔内倍频绿光光学涡旋产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弹超轻燃气舵的负载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