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白质纤维束的脑区同源性比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7085.1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千山;李斌强;李海芳;姚蓉;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87;G06T7/33;G06V10/74;G06V10/77;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连慧敏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白质 纤维 同源性 比较 方法 | ||
1.一种基于白质纤维束的脑区同源性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读取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TI图像和结构磁共振成像T1图像:读取两组数据,一组为人类的磁共振图像,另一组为猕猴的磁共振图像,人类的磁共振图像包含格式均为.nii.gz的脑部DTI图像和T1图像,猕猴的磁共振图像包含格式均为.nii.gz的脑部DTI图像和T1图像;
S2、对步骤一中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数据预处理方法,分别对人类和猕猴的DTI图像以及T1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
S3、图像配准及感兴趣区域提取:利用图像配准方法,结合T1图像,将人类与猕猴的标准图谱配准至预处理后的DTI图像上,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提取;
S4、构建跨物种参照系:利用概率纤维束追踪,分别在人类和猕猴的个体上追踪共有的32条白质纤维束,作为跨物种参照系;
S5、个体水平上构建结构连通性关系:分别从人类和猕猴的白质纤维束到感兴趣区域进行概率纤维束追踪,分别生成人类和猕猴的结构连通性关系;
S6、跨物种比较:利用跨物种比较公式,对S5所构建的人类和猕猴结构连通性关系进行种内一致性分析,种内一致性系数大于0.6,对所构建的人类和猕猴结构连通性关系进行种间同源性相似性度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质纤维束的脑区同源性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图像配准方法为:包括下列步骤:
S3.1、将个体DTI像线性配准至个体T1结构像,保存配准过程中生成的变形矩阵,并将变形矩阵进行转置,得到个体T1结构像到个体DTI像的变形矩阵;
S3.2、将个体T1结构像线性配准到MNI标准空间上并获得变形矩阵文件,参照变形矩阵将个体T1结构像配准到MNI标准影像空间并得到形变场文件,逆转形变场文件得到MNI标准影像空间到个体T1结构像的形变场文件;
S3.3、将从MNI标准影像空间到个体T1结构像的形变场文件与个体T1结构像到个体DTI像的变形矩阵联合起来,得到从个体MNI标准空间到个体DTI像的形变场文件;
S3.4、通过个体MNI标准空间到个体B0像的变形场文件,将脑图谱配准到个体DTI像弥散空间上,得到基于个体弥散空间的脑图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质纤维束的脑区同源性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构建跨物种参照系的方法为:包括下列步骤:
S4.1.1、依据图像配准的结果,分别将白质纤维束的Seed Mask、Target Mask、ExcludeMask等感兴趣区域配准到个体上;
S4.1.2、从Seed Mask到Target Mask进行概率纤维束追踪,其中人类和猕猴的概率纤维流线分别设置为5000次和50000次,得到基于个体水平的白质纤维束;
S4.1.3、为确保白质纤维束的可靠性,减少假阳性连接,使用P0.04%的经验值来阈值化得到的追踪结果,最后得到32条白质纤维束的连接主干,并以此作为两个物种的公共参照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质纤维束的脑区同源性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构建结构连通关系的方法为:包括下列步骤:
S4.2.1、对人类的脑部DTI图像从白质纤维束参照系到脑区进行概率纤维束追踪,纤维流线设置为5000次,得到人类的主要白质纤维束同脑区的体素级连通性矩阵;对猕猴的脑部DTI图像从白质纤维束参照系到脑区进行概率纤维束追踪,纤维流线设置为50000次,得到猕猴的主要白质纤维束同脑区的体素级连通性矩阵;
S4.2.2、分别对人类和猕猴的体素级连通性矩阵进行降维操作,即将体素级连通性矩阵按行与按列取平均,将得到的值作为纤维束到脑区的连通强度值;
S4.2.3、将人和猕猴的纤维束到脑区的连通强度值拼接起来,得到人类和猕猴结构连通性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质纤维束的脑区同源性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体素级连通性矩阵的降维操作具体计算公式为:
所述i和j表示白质纤维束与脑区的两个体素,所述Xij表示两个体素间的连通强度值,所述m和n表示纤维束与脑区的体素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白质纤维束的脑区同源性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跨物种比较的公式为:
所述k表示待比较的个体的数量,所述p、q表示两个待比较的指纹图,所述σi表示第i个脑区同白质纤维束的结构连通关系中的内部方差,所述σx表示所有个体连通性关系的方差,所述n是指纹图中目标区域的个数,所述pi、qi分别表示p、q两个待比较的连通指纹图中第i个目标区域的连接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70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