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7896.1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邵先锋;吕秋玲;汪东林;楼渊;杨泰鹏;刘流;李浩;张辉;朱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A01G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李玉宁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露天 岩石 型边坡 修复 系统 | ||
1.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杆,其底端固定在岩石边坡上;
基底层,喷涂设置在在岩石边坡表面;
内侧防护层,内侧防护层与锚杆固接,且位于基底层的表面;
填料层,喷涂设置在内侧防护层表面且与基底层连接;
内侧拉紧机构,内侧拉紧机构设置在内侧防护层上,其底部伸入至基底层当中,内侧拉紧机构的顶部向上延伸;
外侧防护层,外侧防护层与锚杆固接;
植土层,设置在外侧防护层与填料层之间;
外侧拉紧机构,设置在外侧防护层上,外侧拉紧机构底部向下延伸;
种植层,设置在外侧防护层顶部;
防护板,设置在内侧防护层与外侧防护层之间,防护板铺设在锚杆的上倾斜面表面,防护板沿岩石边坡横向方向设置;
表层拉紧机构,表层拉紧机构铺设在种植层表面且与锚杆固接,表层拉紧机构与外侧拉紧机构延伸至种植层顶部的一端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防护层包括套接在锚杆外圈的对接环,对接环的外侧固接有由横向筋和竖向筋构成的护网,且内侧拉紧机构套接在护网的横向筋和或竖向筋上,对接环的内圈固接有与锚杆滑动连接的对接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拉紧机构包括与内侧防护层卡接的圆弧形结构的卡接部、设置在卡接部开口处两侧的延伸部、设置在卡接部顶部和底部表面的拉紧部以及固接在拉紧部远离卡接部的紧固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包括前端为圆锥形中空结构的主体、固接在主体内圈的承载板、与承载板螺纹套接的推动杆、固接在推动杆底部呈圆锥形结构的挤压部,且挤压部与主体内侧壁滑动连接,开设在主体底部的通道,固接在通道顶部内侧壁的锁紧块,且锁紧块伸入至主体的一端为梯形结构,推动杆伸出承载板顶部的一端固接有顶部设置有开口的调节板,调节板的外圈与主体内侧壁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部开口处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放置槽,放置槽的一侧开设有位于主体外侧壁的滑道,滑道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滑道两侧内侧壁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固定孔,主体顶部内圈设置有压板,压板底部固接有沿其轴线分布的顶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顶部与调节板的顶部采用卡齿卡槽方式卡接,调节板的内圈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贯穿有滤孔,内侧防护层的结构与外侧防护层的结构一致,内侧拉紧机构的结构与外侧拉紧机构的结构一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拉紧机构包括由横向拉绳和竖向拉绳结绳构成为网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露天岩石型边坡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采用混凝土喷涂形成,填料层包括种植土、水泥和添加剂,植土层包括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生态粘和剂,种植层包括依次平铺在外侧防护层表面的长条状植生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78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感器以及像素级曝光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速器的新型束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