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地面发电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91183.2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瑞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9/11;F03D7/02;F03D13/10;F03D13/20;F03D15/00;F03D80/00;F03D80/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51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汪峪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机 地面 发电 机组 | ||
一种风力发电机地面发电机组由风力传动系统、统一变桨系统、偏航系统、塔架系统、机舱布置系统以及继电供电装置等组成,结构特点在于风叶的入风角度需要适合于风力发电机的额定要求,这样就需要改变风叶的入风角,本发明能够将三个风叶的角度实现统一变桨距,变桨动作机动灵活;同时为了使维修更加方便,通过装置在主轴上的齿轮将风力的动能传至地面,让地面上设置的发电机发电。这种结构减轻了机舱的重量,大幅度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的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地面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风电机组是将全部的发电设备一股脑儿都安放在机舱中,使安放在机舱平台上的重量非常沉重,在对风叶采取变桨时是对三个风叶分别并且同时进行的,即三个变桨电机同时分别动作,很难使风叶的变桨角度一致,而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各个风叶之间的角度异差越来越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必须对风叶的变桨角度进行校正。就风叶变桨方式也存在严重弊端,是利用轮毂中的有限空间,将变桨电源及控制设备装置在狭小的轮毂空隙里,而控制电源的储存量是有限的,只能满足最多三到五次变桨。由于风速经常改变,要想得到理想的电机转速,就需要随时变桨距,这样就使得变桨距动作力不从心。更为严重的是风电机组所发的电能要用电缆输送到地面,时常发生绞缆现象,给风电输送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但发电设备出现故障,使得维修更加困难。当装机容量增大,机舱平台重量增加,塔筒平台直径变大,导致了风电机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制造及安装困难、整体重量越来越重等一系列问题,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些问题必定会阻碍大兆瓦风力发电机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地面发电机组,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制作及安装简单、整体重量轻盈的风力发电机地面发电机组;同时提供统一变桨距功能,减少繁杂的变桨距结构,使变桨距简单、简洁易于实现,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面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组,为了达到高能量的发电量,风轮的主传动轴安装在机舱平台上,通过一个伞齿轮将动力传递给中心传动主动轴上,在主动轴的下面也是一个伞齿轮,同主轴上的上齿轮互啮合将动能传递给下一级齿轮,同时在传递下一级齿轮时,实现逐级增速度,最终将动力传递到设置在地面的发电机上,让发电机发电。为了使变桨距简单易行,在主轴中心空腔内装置一个推杆,推杆前面设置有推板,推板上设置同桨叶相连的支承支承座,通过同推杆相连接的齿条在齿轮的驱动下实现统一变桨距,而变桨距的动力全部安置在机舱中,减少减轻轮毂的重量,使风轮旋转自如,达到高效能的发电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风力发电机地面发电机组的结构特点,在结构上已经精细、精准到完全能够实施的地步,给风电机制造树立一个样板,让风电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一种风力发电机地面发电机组,由风力传动系统、统一变桨系统、偏航系统、塔架系统、机舱布置系统以及继电供电装置等组成。由于风力发电机设置在地面,风叶的运动构成动力传动链系统,传动链系统由很多部件组成,包括机舱及装置在机舱平台上的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两个轴承座,装置在两个轴承座中的主轴前端同轮毂连接成一体,在主轴后面装置主轴传动伞齿轮,主轴轴端以一个挡盖锁紧牢固,主轴传动伞齿轮同中心竖向主传动轴上安装的竖轴竖轴伞齿轮相啮合,竖向主传动轴顶部用竖轴轴端挡盖锁紧牢固,中心竖向主传动轴安装在固定于机舱平台上的中心竖向主轴承座中,中心竖向主传动轴另一端上装置第一级传动齿轮,同第一级传动加速度齿轮啮合,并逐级向地面设置的发电机传动,最终将动力传递给设置在地面上的发电机,让发电机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瑞,未经王宝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1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刺无纺布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