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控铑基催化剂中Rh物种存在形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0625.9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宾;杨奇;李茂帅;王美岩;黄守莹;吕静;王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B01J35/02;B82Y30/00;B82Y40/00;B01J37/00;B01J37/34;B01J37/04;B01J37/08;B01J37/18;C07C47/19;C07C4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钟华;任永利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催化剂 rh 物种 存在 形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控铑基催化剂中Rh物种存在形式的方法,铑基催化剂为Rh/CeO2催化剂,其载体为氧化铈,活性组分为Rh物种,所述Rh物种以Rh单原子、或者几个Rh单原子组成的Rh原子簇、或者Rh原子簇团聚形成的Rh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存在;基于Rh/CeO2的总质量,Rh物种的负载量为0.05‑2.0wt%。本发明采用静电吸附,再结合高温焙烧和还原的方法制备Rh/CeO2催化剂,通过调控所述Rh物种的负载量,可以控制Rh物种存在形式。进一步的,本发明Rh/CeO2催化剂中Rh物种以Rh原子簇形式存在时,将其用于甲醛氢甲酰化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乙醇醛选择性以及稳定性,易于实现工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铑基催化剂中Rh物种存在形式的方法,以及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用于甲醛氢甲酰化异相催化反应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材料,是最简单的二醇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用途广泛,可用来合成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如聚酯纤维、聚酯树脂、防冻剂和冷却剂等,其中聚酯纤维的生产占乙二醇表观需求量的90%以上。近年来,我国聚酯行业发展迅猛,乙二醇需求量保持增长,预计到2022年年底,我国乙二醇表观需求量将达到2560万吨,然而,国内产能有限,大部分仍需依赖进口。因此,改进乙二醇工业化合成工艺路线,有望提高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降低其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
合成气直接合成法,是1948年美国杜邦公司(专利US 2534018A)提出的,被认为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合成乙二醇的方法。该路线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具有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少、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的催化剂主要为均相的Rh基、Ru基、Co基催化剂,尤其铑膦配合物均相催化剂。1974年的专利US 3833634A最先报道了一种羰基铑配合物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严苛条件下(230℃和172MPa),实现了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并且提出乙二醇的生成与HxRh(CO)y(L)z(x=0-1,y=1-3,z=1-3,x+y+z=3-5)物种密切相关。1980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Keim等人(J.Catal.1980,61(2),359-365.)的研究发现,在230℃和200MPa条件下,,Rh(CO)2acac催化剂在极性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中展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液相产物中乙二醇的选择性为44.4%,但在非极性溶剂甲苯中,主要生成副产物甲醇。Keim等人认为在极性溶剂中,Rh具有优异的加氢活性,能够催化甲酰基物种加氢形成羟甲基物种,进而促进羰基插入形成乙醇醛关键中间体,随后加氢形成乙二醇。尽管直接法能够实现有合成气一步转化为乙二醇,但所需反应条件极为苛刻,且产物中乙二醇选择性较低,因此实现温和条件下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成为重大挑战。
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的反应原理包括CO加氢到甲醛、甲醛氢甲酰化到乙醇醛、乙醇醛加氢到乙二醇三个连续步骤,其中甲醛氢甲酰化到乙醇醛步骤是影响乙二醇生成的关键。相较于整个反应,甲醛氢甲酰化中间步骤在热力学上容易发生,因而研究者越发关注甲醛氢甲酰化过程,旨在通过催化剂设计和反应机理研究,降低直接合成路线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提高乙二醇的选择性和收率。目前,已报道的催化剂体系与直接法的催化剂体系相似,主要为Rh基、Ru基和Co基均相催化剂,其中Rh基催化剂活性最优。1977年专利EP0002908A报道了羰基铑配合物在较为温和条件下可以实现甲醛氢甲酰化。1983年专利US4405814A报道了在RhCl(CO)(PPh3)2和N,N-二丁基甲酰胺构成的均相体系中加入少量三乙胺(110℃和28.5MPa合成气压力),可以将甲醛的转化率和乙醇醛的选择性分别提升到86%和91%。尽管铑配合物能够实现甲醛氢甲酰化过程,但该反应的发生仍需要较高的合成气压力,且贵金属Rh催化剂用量较大(≥4×10-3mol/L),反应后分离回收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0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