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擦拭采样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1241.9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仓怀文;李海洋;王卫国;张远智;白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622 | 分类号: | G01N27/622;G01N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擦拭 采样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擦拭采样装置及方法,属于样品采样技术领域。包括:手柄、擦拭头、采样片夹、固定轴、弹性部件、压帽和采样片。利用采样片夹能方便实现采样片的安装,采样和取出。实现高效采样,采样片安装和去取操作员的手不接触采样面,不会二次污染采样片,采样片不易变形,采样时磨损小。手持擦拭采样方法实现了采样片在擦拭采样装置上的安装和取出过程,操作简便快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样品采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持擦拭采样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离子迁移谱擦拭物体表面采集固体颗粒物或液体样品的手持式擦拭采样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迁移谱是利用离子迁移谱差异来检测分析物质,特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体积小等优点。它能在苛刻环境和复杂化学背景下现场快速测量痕量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检测爆炸物、毒品、化学毒剂、有毒有害气体和麻醉剂等物质,涉及到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生物医药和疾病诊断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离子迁移谱因分辨率的限制不能有效的分离分析复杂基质中的目标物分子。合适的进样方式可以精确、重复地获得目标分析物的不同浓度,保证目标分析物顺利进入IMS被分离、检测,同时也可将IMS的可检测物质范围从气态物质扩展至液态和固态等物质。目前,较常见的应用于IMS的样品进样方式主要有:直接进样、渗透管、顶空吹扫、指数稀释、热解析、膜进样、固相微萃取、色谱和电喷雾等。
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主要采用热解析的进样方式,通过加热的方式实现目标样品的挥发,并将它们从复杂的固态或液态基质中分离出来的物理过程。该分离过程既不需要溶剂,也不涉及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易集成和便携、成本低、记忆效应小等优点。目前,热解析进样已是IMS一种常规的进样方式,主要被用于检测,如爆炸物和毒品等样品。热解析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一定量的样品附着在干净的采样片上,随后将采样片快速地插入热解析进样装置(若是液体样品,需等溶剂挥发完),通过物理加热的方法致使目标化合物转化成气态分子,最终由载气携带进入IMS进行检测。
使用离子迁移谱进行违禁品检测时,大部分采用擦拭的方法进行人员和行李包裹进行收集和提取样品,样品首先要收集到采样片上,然后在将已经提取样品的采样片放入热解析进样器进行分析。擦拭采样的方式有直接擦拭和采样棒辅助擦拭两种方式。直接擦拭是操作员直接手持采样片擦拭物体表面,这有操作员手会污染采样片,擦拭范围小,效率低,对人体取样,尤其是女性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等问题。采样棒辅助擦拭是将采样片安装在擦拭装置上进行采样,能极大的克服直接擦拭的各种弊端,实现了高效快速的擦拭采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采样棒存在采样片安装和取下困难,没有给采样片预留手持位置,会导致采样片二次污染或操作员直接接触到样品。以及采用吸气方式采样,比直接擦拭力度小,采样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采样效率,避免二次污染的手持擦拭采样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直接擦拭采样效率低等的问题,采样片安装和取下简单,专门给采样片预留了手持位置,避免了二次污染。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擦拭采样装置,包括手持部分和与所述手持部分相连的擦拭部分,所述擦拭部分包括擦拭头,所述擦拭头设置在所述擦拭部分远离所述手持部分的一端,所述擦拭头的表面设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外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卡住采样片的一端,所述擦拭头的远离所述圆弧面的一侧设有定位开孔,所述定位开孔内设有采样片夹,所述采样片夹的夹持端穿过并凸出于所述圆弧面的表面,所述夹持端能使所述采样片贴合在所述圆弧面上,所述定位开孔内还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提供使所述夹持端贴合在所述圆弧面的力。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采样片夹包括U型夹,所述U型夹的两端为夹持端,所述U型夹的远离所述夹持端的一侧设有圆筒。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筒远离所述采样片夹的一端设有压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1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