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窥膜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3420.6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朱芸;许清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G09F9/30 |
代理公司: | 苏州满天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73 | 代理人: | 王煜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窥膜 | ||
一种防窥膜,包括支撑层1,以及设置在支撑层1一侧表面的透光层2和遮光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3包括若干基本沿第一方向排列并且基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遮光单元31;所述遮光单元31呈沿第二方向波动的曲线结构;所述遮光单元31任意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遮光单元31的横向宽度W,所述遮光单元31任意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所述横向宽度W为0.5‑10μm,所述遮光单元31任意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为1‑1000μm。本申请所述防窥膜,在防窥效果和透光率角度上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直线结构的防窥膜,可以显著的降低防窥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干涉纹路,实现了优良的解干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窥膜。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面板上增加一层防窥膜,在大视角方向的其他人将看不到显示画面。目前市面的防窥膜制备方案主要为:模具加工→透光胶结构压印固化→黑色防窥胶填充固化,其受到以下限制:现有的防窥膜结构是利用模具加工转印,受限于模具的加工难度限制,目前的防窥结构,均为等高、笔直的光栅结构,单个光栅的高度相同,光栅之间的间距相同,光线穿透光出该结构层时,易产生摩尔干涉等不良光学效应。为了解干涉,传统的防窥膜,通常采用转角度,或支撑面做雾面处理,钢化玻璃做雾面处理等方式;其中转角处理会增加材料的裁切损耗,且在不同尺寸或分辨率的显示器上,转角度数差异较大,通用性大大降低;而采用支撑面或钢化玻璃做雾面处理,会在降低防窥效果的同时,增加了闪点异常,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传统防窥膜的生产过程中,结构固化转印,受到结构脱膜难的问题影响,产品良率不高,模具报废几率也很高,且对胶水的要求较高,否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急需一种防窥膜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窥膜,通过将防窥结构设置为横向抖动的曲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窥膜,包括支撑层,以及设置在支撑层一侧表面的透光层和遮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若干基本沿第一方向排列并且基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遮光单元;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均平行于支撑层的表面;
所述遮光单元呈沿第二方向波动的曲线结构;所述遮光单元任意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遮光单元的横向宽度W,所述遮光单元任意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所述横向宽度W为0.5-10μm,所述遮光单元任意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为1-1000μm。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单元的横向宽度W相同或不同,优选地,所述遮光单元的横向宽度W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单元任意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所述遮光单元任意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相同或不同,优选地,所述遮光单元任意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单元上任意一点与其相邻的遮光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所述遮光单元之间的间距S,且所述遮光单元之间的间距S大于0。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单元之间的间距S相同或不同,优选地,所述遮光单元之间的间距S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单元之间的间距S为20-60μm,优选所述遮光单元之间的间距S为25-40μm。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单元的高度Ha为1-1000μm,所述透光单元的高度Hb为1-1000μm。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单元的厚度Wa为5~25μm,所述透光层由若干与遮光单元结构互补的透光单元组成,所述透光单元的厚度与所述遮光单元之间的间距S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3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