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复合菌剂、固定化菌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4687.7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1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毛旭辉;赵立坤;陈超琪;包仕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04;C12N11/093;C12N11/10;C12N11/14;C02F3/34;B09C1/10;C12R1/01;C12R1/125;C12R1/38;C12R1/385;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降解 芳烃 复合 固定 化菌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复合菌剂由2×107~6×109cfu/mL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2117的气单胞菌、1×106~1×109cfu/mL的斯塔普氏菌、3×106~6×108cfu/mL的鞘氨醇菌、4×106~3×108cfu/mL的铜绿假单胞菌和2×107~4×109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按照体积比(30~80):(5~30):(5~30):(5~30):(10~30)混合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斯塔普氏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AB 208228;所述鞘氨醇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AB 2010361;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AB 93066;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AB90008。
3.一种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固定化菌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菌剂材料由载体以及吸附在所述载体表面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复合菌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固定化菌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生物炭载体、壳聚糖、海藻酸盐、聚氨酯、硅藻土、膨润土、蛭石、矿渣、多孔陶瓷中的一种。
5.一种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固定化菌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气单胞菌、斯塔普氏菌、鞘氨醇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扩培,待OD600=1.0±0.05时,将所述菌液按所述比例混合,后添加1~5%(w/v)的生物炭载体,吸附培养;
在所述吸附培养完成后,在无菌条件下离心,去除上层悬液,获得固体产物;
将所述固体产物冷冻干燥,获得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固定化菌剂材料。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复合菌剂在降解多环芳烃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方法包括:
对于多环芳烃污染水体:取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复合菌剂按5~15%的体积比投加到多环芳烃污染水体中进行生物降解,保证水体溶解氧2.0~6.0mg/L;
针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或沉积物:取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复合菌剂按5~15%的体积比投加到培养液中,制得菌液,再将所述菌液与污染土壤或沉积物按1:1~3: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进行生物降解,保证水体溶解氧2.0~6.0mg/L,搅拌并补充0.1~1.5%体积的表面活性剂以促进多环芳烃的溶解。
8.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固定化菌剂材料在降解多环芳烃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方法包括:
先将所述固定化菌剂材料按4~6g/L的比例投加到培养液中,获得活化菌液;
针对多环芳烃污染水体:将所述活化菌液按5~15%(v/v)的比例投加到含有多环芳烃污染物的污水中,进行生物降解,保证水体溶解氧4.0~7.0mg/L;
针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或沉积物:将所述活化菌液按5~15%(v/v)的比例投加到培养液中获得稀释后的菌液,后将污染土壤(沉积物)与所述稀释后的菌液按1:1~1:3(w/v)的比例混合均匀进行生物降解,保证水体溶解氧4.0~7.0mg/L,搅拌并补充0.1~1.5%体积的表面活性剂以促进多环芳烃的溶解。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的配方为:
1L培养液中的成分如下:1.3~2.0g KH2PO4、4.5~6.5g K2HPO3·3H2O、0.5~2.4gNH4CI、0.4~1.0g NaCI、100~500mg MgSO4、0~100mg MnSO4·H2O、0~100mg FeSO4·7H2O、0~100mg CaCI2,使得pH=7.0~7.2,盐度维持在0.7~1.2%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46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