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料斗对接密封结构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06034.2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1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方策;陈林;李步宜;翁自正;方芳;方圆;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8 | 分类号: | B65D90/08;B65D90/66;B65D88/32;B65D90/4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斗 对接 密封 结构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料斗对接密封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属于制药机械技术领域。为解决料斗对接通常采用卡箍等方式固定,需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污染的可能性增大的问题,料斗盖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环形配合板外周限位连接有充气密封圈,需要对接出料时,控制系统控制升降驱动机构使料斗盖相对支架下降移动至充气密封圈位于接料容器进料口内,然后控制气管向充气密封圈充气进行密封;结束后,控制气管向充气密封圈抽气使充气密封圈为解除密封状态,控制升降驱动机构使料斗盖相对支架上升离开接料容器,接料容器为可移出的,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工操作产生的污染,密封结构可靠,适用范围广,对接料容器进料口没有精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料斗对接密封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药生物领域等相关领域的生产中,通过会涉及到物料的出料、转运,在出料过程中,为确保物料与外界不接触,在对接结构中通常会设置密封结构。
1、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料斗对接结构通常采用卡箍等方式固定,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效率较低且污染的可能性增大。
2、在对接时,料斗所对接的设备容易因为对接的接触而产生晃动,从而可能会影响设备整体的对接效果,影响对接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斗对接密封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料斗对接密封结构,包括出料管道、支架和接料容器,所述出料管道为至少部分为柔性的,所述出料管道下端固定连接有料斗盖,所述料斗盖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料斗盖相对支架上下升降,升降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驱动端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料斗盖包括上连接板以及设置在上连接板下端的环形配合板,所述环形配合板外径小于接料容器进料口内径,所述环形配合板外周限位连接有充气密封圈,所述充气密封圈连接有气管,通过气管可使充气密封圈具有充气膨胀可与接料容器进料口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状态和放气收缩与接料容器进料口内壁之间可形成空隙的解除密封状态;
所述气管以及升降驱动机构电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可控制气管进气或抽气从而控制充气密封圈充气或放气以及可控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料斗盖相对支架上下升降;
所述料斗盖的左右两侧通过固定架连接有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外周相对环形配合板外周凸起设置,所述环形配合板外周连接有下限位板,所述下限位板与上连接板之间相隔一定间距,所述充气密封圈限位于下限位板与上连接板之间,所述上连接板外周相对下限位板凸起设置,且所述上连接板下端嵌设有密封垫片,所述接料容器上端环周设有对接密封板,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料斗盖使密封垫片与对接密封板之间密封配合,所述上连接板下端设有上大下小的梯形嵌槽,所述密封垫片的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密封圈,所述密封垫片的厚度大于梯形嵌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片下表面的宽度大于对接密封板的宽度,且当密封垫片与对接密封板之间密封配合时,所述对接密封板内侧边缘位于密封垫片内侧边缘的外侧,所述对接密封板与接料容器进料口内壁之间圆角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端部穿过上连接板且端部伸入充气密封圈并将充气密封圈固定在上连接板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道或料斗盖上设有呼吸器,所述呼吸器用于使接料容器内部气压与外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6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织预测的概念
- 下一篇:基于边缘计算的作业平台火灾事故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