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8472.2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9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阳春;蓝小平;舒利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全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29B17/02;B29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张攀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材料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聚酯类可降解塑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底部的烘干箱,壳体顶部开设有放料口,壳体内部设置有连通口;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和活动机构,当破碎处理后的生物降解材料落入下料口内部的滤网上时,可以通过滤网对破碎后的生物降解材料进行过滤,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使活动架转动在活动槽内部,在活动架转动的过程中,活动架内部的拨板会在固定架底部和滤网顶部之间转动,从而可以将滤网底部堆积的颗粒较大的生物降解材料重新推送至固定架顶部进行再次粉碎处理,既可以防止机器堵塞无法使用,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物降解材料的破碎大小较为一致,方便后续加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类可降解塑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降解材料是一类在生物机体中,在体液及其酸、核酸作用下,材料不断降解被机体吸收,或排出体外,最终所植入的材料完全被新生组织取代的天然或合成的生物医用材料。具体可为聚酯类可降解塑料,聚酯类可降解塑料在加工回收过程中,一般需要先对生物降解材料进行分类和破碎,在对该种材料进行破碎时,多使用材料破碎机。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回收装置,其优点在于可以将大块的生物降解材料粉碎成较小的碎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碎片大小统一,以便于后续加工,还可以防止在粉碎过程中出现堵塞的情况。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底部的烘干箱,壳体顶部开设有放料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连通口,该回收装置包括:粉碎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主要用于对放入壳体内部的生物降解材料进行回收粉碎;过滤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位于粉碎机构底部,用于对粉碎后的生物降解材料进行过滤;活动机构,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过滤机构以及粉碎机构之间;烘干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用于对粉碎过滤后的生物降解材料进行烘干处理;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安装架、活动架、第二伺服电机、连接轴、齿轮、拨板和齿牙,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安装架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槽内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侧壁,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拨板设置在所述活动架内部,所述齿牙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架侧壁,所述活动槽一侧开设有啮合槽,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在啮合槽内部相啮合。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
可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固定架、安装轴、破碎刀片、防护罩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内部,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防护罩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侧壁,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罩一侧,所述破碎刀片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轴侧壁,所述破碎刀片位于所述固定架内部。
可选的,所述安装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轴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安装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所述同步皮带位于所述防护罩内部。
可选的,所述活动架位于所述固定架一侧,所述拨板设置有若干个。
可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柱、活动件和滤网,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柱侧壁,所述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件一侧。
可选的,所述活动件一侧与所述安装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安装架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连通口相匹配的下料口,所述滤网位于所述下料口内部,所述活动件内部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全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全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8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