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二维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8557.0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5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明;叶彦杰;徐锋;曹邦伟;张坤;聂岩;郝子健;牟云飞;欧传亮;钱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伍健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二维码 生成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电缆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由电缆信息生成的初始二维码;所述初始二维码包括多个像素点;
确定每个所述像素点在所述初始二维码中的初始平面坐标;
确定所述初始二维码对应的电缆尺寸和识别距离;所述识别距离为物理环境中的识别位置到所述电缆信息所对应的目标电缆之间的垂直距离;
根据所述电缆尺寸和所述识别距离,分别对每个初始平面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每个像素点各自对应的目标曲面坐标;
综合每个像素点各自对应的目标曲面坐标,得到待喷涂至所述目标电缆上的目标二维码;所述目标二维码用于在所述识别位置进行识别后得到电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初始配置界面;所述初始配置界面包括电缆尺寸列表和识别距离列表;
响应于针对所述电缆尺寸列表中的初始的电缆尺寸的选择操作,确定选择操作所选中的待配置的电缆尺寸;
响应于针对所述识别距离列表中的初始的识别距离的选择操作,确定选择操作所选中的待配置的识别距离;
将所述初始二维码与待配置的电缆尺寸进行关联,得到第一关联关系,并将所述初始二维码与待配置的识别距离进行关联,得到第二关联关系;
所述确定所述初始二维码对应的电缆尺寸和识别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初始二维码对应的电缆尺寸;
根据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初始二维码对应的识别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缆尺寸和所述识别距离,分别对每个初始平面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每个像素点各自对应的目标曲面坐标,包括:
确定虚拟环境中的虚拟二维码、虚拟电缆、虚拟识别位置和虚拟坐标系;
针对所述虚拟二维码中的每个像素点,均以所述虚拟识别位置为起点,向当前像素点的方向进行延申,直至延申到所述虚拟电缆上,得到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目标延长线;
确定所述目标延长线与所述虚拟电缆的交点;
根据所述虚拟识别位置、所述虚拟电缆的电缆圆心和所述交点,得到三角形结构;
根据所述三角形结构和所述虚拟电缆的电缆尺寸,对所述当前像素点的虚拟平面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虚拟曲面坐标;所述虚拟平面坐标对应于物理环境中的初始平面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坐标系包括空间坐标系和曲面坐标系;所述确定虚拟环境中的虚拟二维码、虚拟电缆、虚拟识别位置和虚拟坐标系,包括:
构建所述目标电缆映射至虚拟环境中的虚拟电缆,并根据所述识别距离构建所述识别位置在虚拟环境中的虚拟识别位置;
构建所述初始二维码映射至虚拟环境中的虚拟二维码,并确定所述初始平面坐标映射后的虚拟平面坐标;所述虚拟平面坐标为虚拟环境中的空间坐标系下的坐标;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原点为所述虚拟二维码中心的像素点;
确定虚拟环境中的曲面坐标系;所述曲面坐标系的原点为所述中心的像素点所对应的所述虚拟电缆的电缆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一子结构、第二子结构和第三子结构;所述根据所述虚拟识别位置、所述虚拟电缆的电缆圆心和所述交点,得到三角形结构,包括:
将所述目标延长线投影至所述空间坐标系中的第一平面,得到第一投影线;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虚拟电缆的横截面平行;所述第一投影线上包括所述当前像素点投影至所述第一平面中的第一当前点、所述交点投影至所述第一平面中的第一投影点;
将所述空间坐标系的原点、所述虚拟识别位置和所述第一当前点之间通过连线进行连接,得到第一子结构;
将所述第一投影点投影至所述电缆圆心与所述虚拟识别位置之间的圆心连线上,得到第一垂直点;
将所述虚拟识别位置、所述第一投影点和所述第一垂直点之间通过连线进行连接,得到第二子结构;
将所述虚拟识别位置、所述第一投影点和所述电缆圆心之间通过连线进行连接,得到第三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85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自动灌洗功能的负压治疗系统
- 下一篇:稀土纳米冶金熔炼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