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地果园阿拉善舌喙象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8870.4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0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高荣;高天健;刘世岐;贾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黄晓丽 |
地址: | 71008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地 果园 阿拉善 舌喙象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沙地果园阿拉善舌喙象的防治方法,包括营林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和人工防治,其中,营林防治:建园时,营造紫穗槐杀虫林带,化学药剂防治:在阿拉善舌喙象危害初期、盛期共用药剂喷雾防治至少3次;人工防治:收集并集中灭杀成虫。采用营林防治,阻止部分阿拉善舌喙象进园,并且由于园区四周栽植紫穗槐,使得阿拉善舌喙象进园前取食紫穗槐后会中毒致死,另外阿拉善舌喙象进园后,喜食沙芥,聚集于沙芥植株,利于人工收集杀灭,因此通过营林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和人工防治,能够将阿拉善舌喙象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促进果园中果树健康、正常生长,减少对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沙地果园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沙地果园阿拉善舌喙象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阿拉善舌喙象(Diglossotrox alashanicus Suvrov)属鞘翅目,象甲科,是毛乌素沙地的一种常见害虫,成虫取食量大,以往主要取食危害沙鞭、灰绿藜、蒿类、狗尾草、沙芥等草本植物。近年来,随着沙区飞播造林、人工林的大面积营造,沙产业的开发,沙地果园的营建,丰富了沙区植物种类,相应也带来了阿拉善舌喙象取食危害植物种的变化,由原来的次要害虫转变为主要害虫,从3月底到6月上旬,盛期4月下旬到5月上旬,取食危害沙区樟子松、榆树、杨树等多种造林树种,沙地果园葡萄、欧李、长柄扁桃等多种果树刚萌动的幼芽、幼叶和新梢皮层,造成新梢及叶生长稀疏或顶梢枯死。
经调查、观察阿拉善舌喙象最喜食榆树、杨树、沙芥幼芽、幼叶,吸引形成集聚性危害,利用这一习性,一种方式采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80g+20kg水浸泡杨树幼芽、幼叶5~30min,制成毒饵诱杀,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大量采集杨树幼芽、幼叶会影响杨树的生长,费时费工,吸引防控时间短;一种方式采用77.5%敌敌畏(EC)1:500液+40%氧化乐(EC)1:500液、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EC)1:500液进行防治,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用这种高浓度的化学药剂,虽然快速防控了阿拉善舌喙象的危害,但是污染环境,残留的农药对果品的安全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沙地果园阿拉善舌喙象的防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沙地果园阿拉善舌喙象的防治方法,包括营林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和人工防治,其中,
营林防治:建园时,利用紫穗槐具有杀虫功能的特性,阿拉善舌喙象喜食沙芥习性,营造紫穗槐杀虫林带,园区建成后,园内种植用于诱集阿拉善舌喙象成虫的沙芥;
化学药剂防治:在阿拉善舌喙象危害初期、盛期共用药剂喷雾防治至少3次;
人工防治:收集并集中灭杀成虫。
优选的,所述营造紫穗槐杀虫林带过程中,在园区周边栽植紫穗槐至少三行,株行距0.5×1.0m,每穴最少3株,品字型栽植。
优选的,所述种植沙芥过程中,每年园内每至少10m种植1行沙芥,株行距10×0.3m,每穴2-4株。
优选的,所述在阿拉善舌喙象危害初期,所用药剂20%氰虫.虫螨腈悬浮剂900-1200mg/hm2,所述在在阿拉善舌喙象危害盛期,用药至少2次,间隔不超过15天,所用药剂35%噻虫嗪悬浮剂+增效剂1500-2000倍液。
优选的,所述人工防治过程中,利用阿拉善舌喙象的假死习性,结合中耕除草和灌水,人工抖落沙芥、果树植株上危害的成虫,收集集中杀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未经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8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