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面套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2470.0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蔡谦;陈毅东;高懋森;玮丽斯;杨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B60N2/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面套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对座椅面套的三维数据的裁剪,获取裁剪后的座椅面套的针织模型;基于前一步得到的座椅面套的针织模型,针织横机读取针织模型完成座椅面套的织造;将织造完成的座椅面套包覆并固定在座椅泡棉上。本发明借助无缝立体针织技术并通过针织横机进行座椅面套的织造,使产品无需进行多块裁片的缝制直接在座椅泡棉上包覆,节省了工作流程,并使面套或裁片带有立体型面,贴合了零件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面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座椅领域,织物材料因其低廉的价格,丰富的表观效果和较高的可塑性逐渐成为了代替真皮和人造皮革的优质软材,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降低成本本与轻量化的同时丰富了内饰材质的设计效果和表面质感。
传统汽车座椅面套制作流程分为对原料进行纺纱、将纱丝通过针织机针织或机织对应的面套裁片、对面套裁片进行染色和整理、再将多块裁片进行裁剪和缝制、最后将裁剪好的裁片包覆至座椅泡棉。其中,已知传统裁片缝制面料过程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原材料运输成本高;汽车座椅裁片面料的包覆手法中,因包覆或是裁片过程中会对已有裁片进行裁剪,有一定的材料浪费;复杂的生产步骤对供应链的要求与良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种种问题。
而虽然针织圆机也同样可以实现无缝针织的效果,且产量略高于横机。但通过针织圆机织造的座椅面套,无法设计其造型和表面花纹,且织出的成品受针织圆机本身的特性所致也为圆筒形,只能通过圆机本身的织法变化进行宽度的微调,面套造型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对工艺考验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面套制作流程复杂且材料浪费造型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借助无缝立体针织技术并通过针织横机进行面套的织造,使产品无需进行多块裁片的缝制直接进行在泡棉上进行包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椅面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对座椅面套的三维数据的裁剪,获取裁剪后的座椅面套的针织模型;
S2)基于前一步得到的座椅面套的针织模型,针织横机读取针织模型完成座椅面套的织造;
S3)将织造完成的座椅面套包覆并固定在座椅泡棉上。
进一步地,所述S1)通过对座椅面套的三维数据的裁剪,获取裁剪后的座椅面套的针织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对座椅面套的三维数据的裁剪得出对应的裁片分区,所述三维数据包括座椅面套模型和零件模型,其中,对座椅面套的三维数据进行展UV处理,得到展开的座椅面套的UV贴图,所述展开的UV贴图的边沿为座椅面套裁切出的二维裁片形状;
S12)对裁片分区的形状进行解算,得出座椅面套的针织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S2)基于前一步得到的座椅面套的针织模型,针织横机读取针织模型完成座椅面套的织造包括以下步骤:
S21)获取座椅面套的针织模型并导入纺织软件;
S22)在纺织软件中设计花型结构与边缘缝合路径,完成编织程序编辑,并将编织程序导入针织横机;
S23)针织横机根据编织程序织造座椅面套和裁片。
进一步地,所述对裁片分区的形状进行解算,得出座椅面套的针织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经展UV处理过的座椅面套的二维裁片形状信息和座椅面套的二维裁片彩色信息;
在针织软件中对所述座椅面套的二维裁片形状信息进行参数解算,得到所述的座椅面套的二维裁片形状信息的针织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2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