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4112.3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0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席奂;范若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3;H01M10/6568;H01M50/249;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孙盟盟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功能 电池 管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及绕设于所述电池上的弹性导热软管;所述电池底部设置有底座,其四周设置有挡板,从而更好地固定所述电池;所述弹性导热软管内部流通有冷流体或热流体,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本发明该电池热管理装置,由于使用弹性导热软管,具有减震功能,可以防止电池由于颠簸碰撞引起短路等损坏,提高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并且由于的弹性软管质量轻,电池热管理装置的总质量得到减轻,为提高车载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降低车辆能耗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充电、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散热措施,大量热量累积容易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严重影响动力电池汽车的安全稳定运行。除此之外,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动力电池启动困难,并且面临电池容量衰减、充放电效率降低等问题。电池热管理是为解决以上问题应运而生的一种技术。
液体冷却是电池热管理的一种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流动的冷工质带走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或利用热工质向电池提供热量。目前采用液冷技术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普遍使用液冷板、铜管、管带等组件,导致电池热管理系统自重较大,增加了车辆能耗。并且现有液冷电池热管理系统缺乏减震缓冲装置,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颠簸易导致电池碰撞,造成短路等其他损坏,严重影响车辆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但能够减轻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自重,降低车辆运行能耗,且能够达到极佳的避震效果,提高动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能的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热管理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热管理装置,采用轻质的弹性导热软管代替现有的液冷板、铜管、管带等,从而减轻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自重,降低车辆运行能耗,通过合理设计弹性导热软管的数目、缠绕方式及缠绕圈数更加有效地进行电池控温,提高电池组温度的均匀性,同时还利用弹性导热软管的缓冲作用进行减震,提高动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及绕设于所述电池上的弹性导热软管;所述电池底部设置有底座,其四周设置有挡板,从而更好地固定所述电池;所述弹性导热软管内部流通有冷流体或热流体,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
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热软管紧密贴合的绕设于所述电池上,从而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热软管的材质为硅胶、橡胶或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热软管内壁上形成有褶皱波纹,从而能够增长冷流体或热流体流经所述弹性导热软管内部的时间,高效提高传导效率。
优选地,所述弹性导热软管为薄壁管,能够降低传热热阻。
优选地,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导热软管尺寸相适配的空洞,便于所述弹性导热软管穿过。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的方法:
当电池温度过高需要降温时,冷流体从弹性导热软管内流过,与电池进行热量交换,带走热量使电池温度降低,当电池处在低温环境下需要冷启动时,热流体从弹性导热软管内流过,与电池进行热量交换,给电池传递热量使其温度升高。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发明采用轻质的弹性导热软管代替现有的液冷板、铜管、管带等,从而减轻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自重,降低车辆运行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4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