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机耦合的高血压智能化管理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6698.7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凡;马礼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16H50/20;A61B5/00;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天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8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机 耦合 高血压 智能化 管理 控制系统 | ||
1.人机耦合的高血压智能化管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数据库(181)、人机耦合模块(182)、分析模块(183)、反馈模块(184);
所述大数据库(181)包括血压信息单元(1811)、医疗站点单元(1812)、病因单元(1813)和治疗方案单元(1814);
所述人机耦合模块(182)包括控制输入单元(1821)和反馈输出单元(1822);
所述分析模块(183)包括血压分析单元(1831)和筛查病因单元(1832);
所述反馈模块(184)包括显示单元(1841)和监控单元(18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耦合的高血压智能化管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云服务器和仪器端;
所述用户端用于执行人机耦合模块(182),并将患者信息上传给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执行大数据库(181)指令和分析模块(183),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递至仪器端;
所述仪器端用于执行反馈模块(184),并将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就近医疗站点分布情况反馈至仪器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机耦合的高血压智能化管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端和用户端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电子智能血压计(1),所述电子智能血压计(1)的表面安装有用以显示高血压状况的液晶显示屏(3)和方便患者触屏操作的液晶操作屏(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机耦合的高血压智能化管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智能血压计(1)背离液晶显示屏(3)的表面的两侧壁均通过铰轴铰接固定带,其中一根固定带为公带,另一根固定带为母带,公带和母带通过魔术贴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机耦合的高血压智能化管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智能血压计(1)背离液晶显示屏(3)的表面胶接胶条(5),电子智能血压计(1)和固定带(2)十字分布,胶条(5)的表面滑动安装有两个半月环形条(10),两个半月环形条(10)的端部分别穿过固定卡块(12)两端部并进行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机耦合的高血压智能化管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5)远离电子智能血压计(1)的表面开设两条十字滑槽(6),十字滑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十字滑块(7),两个十字滑块(7)的端部分别两个半月环形条(10)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半月环形条(10)错位对称分布,并在同一平面的投影形成圆环,所述十字滑块(7)的端部与十字滑槽(6)的端部侧壁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机耦合的高血压智能化管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月环形条(10)的内侧壁沿着半月环形条(10)的形状轨迹等距分布若干个气囊肋条(15),气囊肋条(15)的内部中空设置,固定卡块(12)对应半月环形条(10)穿过的位置处开设收束通孔(13),收束通孔(13)的内部设置有卡条(14),卡条(14)与气囊肋条(15)接触对气囊肋条(15)进行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机耦合的高血压智能化管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气囊肋条(15)通过连接气囊(16)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气囊(16)中空设置,气囊肋条(15)和连接气囊(16)相同连接,连接气囊(16)的内侧表面均匀开设若干个排气孔(11),排气孔(11)靠近连接气囊(16)内侧弧面的一端小、另一端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66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