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氧化物回收稀土的溶解氧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19853.0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4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泰平;郭霖;李素顺;曾欢;郭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遂川和创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5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梁悄 |
地址: | 3439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氧化物 回收 溶解 氧化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稀土氧化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稀土氧化物回收稀土的溶解氧化设备,包括基板、输送架、混合添加组件、定量下料组件、加速氧化组件、下料输送组件和若干个溶解盒,所述输送架安装在基板的顶部,所述输送架内设有若干个输送辊,若干个所述溶解盒等间距设置在输送架内,所述混合添加组件、加速氧化组件和下料输送组件依次设置在基板的顶部,所述定量下料组件安装在混合添加组件的底端,本发明溶解盒内的稀土氧化物能够快速氧化,并且无需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避免出现室内的氧气越来越少影响氧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氧化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稀土氧化物回收稀土的溶解氧化设备。
背景技术
稀土元素被广泛用于功能材料的制造,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有人认为随着稀土元素的不断开发利用,将会在全球范围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早期由于稀土元素分离提纯生产和应用水平低下,稀土元素只被作为工业“味精”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稀土元素已被大量用来制造高技术材料,如“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储氢合金粉”等等。由于稀土元素被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不可再生的宝贵稀土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就成为稀土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有的稀土氧化物在回收的过程中需要溶解氧化,一般直接向稀土氧化物添加溶剂进行氧化,氧化过程中会消耗空气中的大量氧气,长时间工作上,室内的氧气越来越少,进而影响氧化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氧化物回收稀土的溶解氧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直接向稀土氧化物添加溶剂进行氧化,氧化过程中会消耗空气中的大量氧气,长时间工作上,室内的氧气越来越少,进而影响氧化的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稀土氧化物回收稀土的溶解氧化设备,包括基板、输送架、混合添加组件、定量下料组件、加速氧化组件、下料输送组件和若干个溶解盒,所述输送架安装在基板的顶部,所述输送架内设有若干个输送辊,若干个所述溶解盒等间距设置在输送架内,所述混合添加组件、加速氧化组件和下料输送组件依次设置在基板的顶部,所述定量下料组件安装在混合添加组件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添加组件包括混合罐、添料管、混合轴、混合电机、竖管、两个支撑架和若干个搅拌叶片,两个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在基板的顶部,所述混合罐竖直设置在两个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添料管竖直设置在混合罐的顶部,所述混合轴转动安装在混合罐内,所述混合电机竖直设置在混合罐的顶部,并且混合电机的输出轴与混合轴连接,若干个所述搅拌叶片绕混合轴的轴心等间距设置在混合轴上,所述竖管竖直设置在混合罐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定量下料组件包括转轴、下料盘、下料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混合罐的底部中心处,所述下料盘安装在转轴的底部,所述下料盘上设有与竖管的内径一致的下料孔,所述下料电机竖直设置在混合罐的底部,所述主动轮安装在下料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皮带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速氧化组件包括氧化室、氧化罩、液压推杆、制氧部件和两个加速扇,所述氧化室设置在输送架的外壁上,所述液压推杆竖直设置在氧化室的顶部,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端延伸至氧化室内,所述氧化罩安装在液压推杆的输出端上,两个所述加速扇对称设置在氧化罩的内部顶端,所述制氧部件安装在基板的顶部,并且制氧部件与氧化罩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制氧部件包括密封箱、第一风机、进气管、输送管、曝气板、第二风机、连接管、软管和若干个喷气嘴,所述密封箱安装在基板的顶部,所述第一风机水平设置在基板的顶部,所述曝气板水平设置在密封箱的内部底端,若干个所述喷气嘴等间距设置在曝气板的顶部,所述进气管安装在第一风机的输入端上,所述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风机的输出端和曝气板相连通,所述第二风机水平设置在密封箱和输送架之间,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风机的输入端和密封箱的内部顶端相连通,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风机的输出端和氧化罩的内部顶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遂川和创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遂川和创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9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度学习日志管理方法
- 下一篇:基于空间延迟分集的信道均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