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9917.7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8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彭肖仟;郑吉红;童健;曹一;雷中兴;谭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30 | 分类号: | E04H7/30;E04B1/76;E04B1/80;E04B1/94;E02D27/38;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寿 光热 发电 固体 介质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所述储罐包括罐顶钢壳(12)、罐身钢壳(22)和罐底钢壳(3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顶钢壳(12)内外两侧分别包覆有罐顶内绝热层(13)和罐顶外保温层(11),所述罐顶钢壳(12)、罐顶内绝热层(13)和罐顶外保温层(11)上竖直贯穿有入口(14);所述罐身钢壳(22)外壁上包覆有罐身外保温层(21),所述罐身钢壳(22)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罐身内绝热层(23)、罐身内保温层(24)和罐身工作层(25),所述罐身工作层(25)内侧的罐底钢壳(31)内壁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罐底内保温层(32)和罐底工作层(33),所述罐底内保温层(32)和罐底工作层(33)和罐底钢壳(31)上竖直贯穿有出口(34),所述罐身工作层(25)和罐底工作层(33)均采用磷酸盐结合高强度耐磨高铝砖砌筑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顶钢壳(12)、罐身钢壳(22)和罐底钢壳(31)均采用普通碳钢;所述罐顶钢壳(12)面积小于所述罐底钢壳(31)面积,且所述罐身外保温层(21)坐落于所述罐底钢壳(3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顶外保温层(11)和罐身外保温层(21)均采用硅酸铝纤维毯、岩棉、高温玻璃棉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顶内绝热层(13)和罐身内绝热层(23)均采用纳米绝热板、反辐射绝热板、氧化铝质纳米陶瓷纤维绝热板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工作层(25)中砖与砖之间采用子母扣结构(41)相互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钢壳(22)外壁上沿高低方向间隔环向固定有多个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内保温层(24)和罐底内保温层(32)均采用轻质高强耐火浇注料浇注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工作层(33)上表面设置有倾斜角度为30-35°的锥形斜坡,所述出口(34)与斜坡下端衔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14)和出口(34)上均设置有耐磨氧化铝陶瓷环。
10.一种长寿型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好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罐顶钢壳(12)、罐身钢壳(22)和罐底钢壳(31),并运输至施工现场,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光热发电场砌筑混凝土基础;
S2、将罐底钢壳(31)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之上,并将罐身钢壳(22)焊接在罐底钢壳(31)上;
S3、由下至上在罐身内壁施工罐身内绝热层(23);
S4、按照每2m一层进行浇注罐身内保温层(24),首先搭建最下面一层浇注模具,浇注第一层,等成型的浇注料硬化后,脱去模具,搭建第二层模具,开始浇注第二层,由下至上依次浇注并养护完成后,砌筑罐身工作层(25)耐火砖,砌筑完毕后拆除内部脚手架;
S5、采用轻质高强耐火浇注料浇注罐底内保温层(32),浇注并养护完成后,砌筑罐底工作层(33)耐火砖,并在出口(34)处安装好耐磨氧化铝陶瓷环;
S6、在罐顶钢壳(12)内表面上包裹罐顶内绝热层(13)并固定,将罐顶钢壳(12)翻面吊运安装于罐身钢壳(22)顶部并固定;
S7、在罐身钢壳(22)外壁和罐顶钢壳(12)外壁上分别包裹罐身外保温层(21)和罐顶外保温层(11)并固定,在罐顶的入口(14)处安装好耐磨氧化铝陶瓷环;
S8、在入口(14)和出口(34)处安装相应管道后,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99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热发电用固体介质储罐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修复基台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