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区矿井水水质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0282.2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3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唐佳伟;郭强;刘兆峰;蒋斌斌;李井峰;王霄;李杰;李雪佳;曹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F16/24;G01N33/18;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辰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2 | 代理人: | 秦华云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区 矿井 水质 评估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矿区矿井水水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
S1、确定开采煤层所处的地层结构、成分构成;地层结构包括围岩、顶板煤岩、含水层及三者的厚度,成分构成包括水质参数,水质参数包括物质元素构成;
S2、以物质元素构成构建特征因子数据库,特征因子数据库包括m个特征因子,对开采煤层从上至下依次分层测量水质参数由此得到初始特征因子数据集,开采煤层包括n层,初始特征因子数据集的表达式如下:
Uj={Uj1,Uj2,Uji...Ujm},其中j表示开采煤层的层编号,1≤j≤n,Uji表示开采煤层j层、特征因子i的浓度测量值;
S3、测量确定矿井水的来源及比例δj,矿井水的来源为开采煤层所对应的层,δj表示开采煤层j层的占比;
S4、确定影响矿井水的修正系数;
S41、收集步骤S3矿井水来源中含水层的地下水水样,按照如下方法开展水-水混合试验:
按照矿井水的来源及比例、矿井水的来源等比例两种方式分别配置混合液,在T1时间内每隔T10时间对两种方式混合液进行特征因子浓度测试,得到两种方式下的特征因子数据库A,分别计为Mc和Fc;筛选两种方式下的特征因子数据库A中各个特征因子的最大值构成最大值数据库B,最大值数据库B的表达式如下:
MFmax={P1,P2,Pi...Pm},MFmax表示最大值数据库B,Pi表示特征因子i的最大值;
将最大值数据库B与初始特征因子数据集进行如下比值运算得到第一特征因子浓度比值αj:
αj={MFmax/Uj}={εj1,εj2,εji.....εjm},εji表示开采煤层j层、特征因子i的浓度比值;
对第一特征因子浓度比值αj中各个特征因子浓度比值求平均值得到第一低值数据库αj均;对第一特征因子浓度比值αj中各个特征因子浓度比值进行筛选,当浓度比值均小于1时,则该特征因子浓度比值取值为1,否则取其中最大值,得到第一高值数据库αj高;
S42、收集包含围岩、顶板煤岩在内的岩样分别进行烘干处理,以实际相对位置及深度装填于淋洗柱,按照矿井水的来源及比例、矿井水的来源等比例两种方式分别配置淋洗浸泡液,两种方式的固液体积比均为2:1,采用两种淋洗浸泡液在T2时间内每隔T20时间分别对淋洗柱进行淋洗溶出平衡模拟作业,分别得到两种方式下的特征因子平衡浓度数据库Sb和Lb;
S43、将Sb与步骤S41中的Mc对应求比得到第二特征因子浓度比值βM,将Lb与步骤S41中的Fc对应求比得到第二特征因子浓度比值βL,
对第二特征因子浓度比值βM、第二特征因子浓度比值βL中各个特征因子浓度比值对应求平均值得到第二低值数据库β均;对第二特征因子浓度比值βM、βL中各个特征因子浓度比值进行筛选,当浓度比值均小于1时,则该特征因子浓度比值取值为1,否则取其中最大值,得到第二高值数据库β高;
第一低值数据库αj均、第一高值数据库αj高、第二低值数据库β均、第二高值数据库β高作为影响矿井水的修正系数;
S5、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矿井水水质数据:
按照如下公式得出矿井水水质数据的浓度范围最小值与最大值:
Pmin={[∑(δj*Uj)]*αj均*β均};其中,Pmin表示矿井水各特征因子的浓度范围最小值;
Pmax={[∑(δj*Uj)]*αj高*β高};其中,Pmax表示矿井水各特征因子的浓度范围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02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