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核酸扩增的单分子RNA定量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1369.1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6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李正平;陈德胜;王洪红;梁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06;C12Q1/06;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岳野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酸 扩增 分子 rna 定量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核酸扩增的单分子RNA定量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S1:制备单链RNA荧光报告探针功能化修饰的微球;S2:设计靶标RNA特异性的crRNA;S3:将已知浓度的靶标RNA、crRNA、Cas13蛋白、反应缓冲溶液和S1制备微球在适宜的温度下共同孵育;S4:将S3孵育后的微球进行荧光成像,建立微球荧光强度和RNA浓度之间线性对应关系;S5:利用S4建立的线性对应关系对样品中RNA定量检测。本发明所述的RNA检测方法可实现单分子水平RNA定量分析,无需逆转录及核酸预扩增步骤,检测条件温且操作步骤简单,为RNA诊断分析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简便、通用新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诊断与生化分析方法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核酸扩增的单分子RNA定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重要的遗传物质,RNA各个生物过程中的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从基础生物学研究到分子生物学探索再到临床诊断分析,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RNA检测显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基于新型冠状病毒 (SRAS-CoV-2)基因组RNA的核酸检测,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 诊断的金标准,在COVID-19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如,由染色体重排所形成的融合基因转录本RNA,被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Clinical Practice in Guidelines inOncology,NCCN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蓝皮书(WHO Blue Books)作为各类癌症分类、诊断、治疗、预后和微小残留灶监测的分子标志物。
目前,RNA检测主要依赖于核酸扩增技术,包括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连接酶链式反应(LCR),重组酶扩增技术(RPA),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LAMP)等等。由于高效的指数扩增机制,这些方法获得了非常高的灵敏度,甚至达到了单分子水平。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逆转录/连接步骤以将RNA转化为DNA,以及随后的DNA复制步骤以产生可检测的核酸水平。但扩增步骤往往会引入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例如由于逆转录不完全导致的目标RNA分子丢失、易错序列复制导致的扩增偏差以及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此外,需要精心设计多个靶标特异性探针/引物,使用多种工具酶,需要严格优化实验条件。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种通用RNA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具有核酸扩增技术一样的灵敏度,而且避免了上述核酸扩增所存在的问题。
研究发现CRISPR/Cas13a系统具有靶标依赖性反式切割活性,它能够通过crRNA对靶标RNA进行特异性识别并与之结合,并激活它的反式切割活性,Cas13a的反式切割活性能够高效地水解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单链RNA报告探针,由此实现无扩增的RNA检测。虽然CRISPR/Cas13a系统具有多重响应机制,但只能检测pM以上的RNA,无法满足大多数实际样本分析需求。最近,研究人员通过串联的CRISPR/Cas系统和设计多 crRNA CRISPR/Cas13a系统,使无扩增RNA分析的灵敏度提高到了fM水平,但这无疑增加分析成本,使设计复杂化;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满足 aM水平的RNA定量检测。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简便的无核酸扩增单分子RNA定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RNA定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单链RNA荧光报告探针功能化修饰的微球;
S2:设计合成靶标RNA特异性的crRNA;
S3:将已知浓度的靶标RNA、crRNA、Cas13蛋白、反应缓冲溶液和 S1制备微球在适宜的温度下共同孵育;
S4:对S3孵育后的微球进行荧光成像,建立微球荧光强度和RNA浓度之间线性对应关系;
S5:利用S4建立的线性对应关系,对样品中RNA定量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1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