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况智能识别的焊偏实时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47333.0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6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姚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芯物联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95 | 分类号: | B23K9/0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况 智能 识别 实时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况智能识别的焊偏实时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检测方法首先采集高频时序数据和低频焊接工况数据,搭建焊接工况识别模型;基于焊接工况识别模型,识别同一时间戳下样本特征对应的工况标签,以此构建焊偏识别模型;本发明以召回率为评价标准,迭代焊偏识别模型分类阈值,找出召回率首先达到最高时对应的分类阈值,作为判断焊偏异常的依据;本发明提供的焊偏实时检测方法在部署模型后无需采集焊接工况即可准确识别工况,解决了焊接工况复杂、数据难以解耦的问题;建立的焊接工况识别模型和焊偏识别模型工况识别快速、响应时间短,满足高精度焊接场景下的实时检测要求,并且具备较高的模型预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工况智能识别的焊偏实时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航空航天、建筑以及运输等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工业设备的工艺及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焊接质量检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等多个领域。
焊接质量可分为直接焊接质量和间接焊接质量,一般焊接产品的直接焊接质量包括力学性能、内外部缺陷、焊后产品几何尺寸等。间接焊接质量则是在焊接过程中能够被焊工的感官或者传感器检测到的、间接决定直接焊接质量的有关因素。这种间接焊接质量虽然不能直接说明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但是它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焊接过程中是否出现焊接质量问题。
目前工厂车间的机器焊接经常在起弧或焊缝弯曲处出现焊偏问题,如果无法及时检测出并实时反馈,将造成焊缝质量存在无法逆转的缺陷。对于精密加工场合,焊缝质量要求很高,焊偏现象则会造成更大损失。传统做法中采用人工实时监督,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焊接质量在线监测的研究成果一直在发展,目前有人基于同轴图像传感技术,针对焊接过程中的熔池图像进行采集分析,并建立了激光焊接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这种方法仅局限于激光焊接,无法适用于其他焊接场景,且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监测效果下降。
专利ZL202010380006.1公开了一种基于云端管控的车间机器焊缝焊偏实时检测方法与装置通过不断向云端管理模块上传标准焊缝建模,焊偏检测模块采集实际焊缝,并与已有模型进行比较,确定是否焊偏。专利ZL202210115649.2公开了一种焊接缺陷识别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终端,获取初始焊接样本图像,对图像样本特征数据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获取特征聚集度;并基于特征聚集度和训练集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通过样本集进行验证,得到训练好的焊接缺陷识别模型。
上述焊缝质量检测技术中,主要利用深度学习结合视觉图像、电弧光谱、电弧声音等数据进行焊接质量诊断。但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焊接图像、光谱、声音等数据难以采集,受环境影响较大,落地较难。相比来说,采集电流、电压数据则相对简单,落地价值较高,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电压、电流数据采集相对简单、落地价值高,但发生焊偏异常时,针对不同工况,电流电压会呈现不同表现;
(2)现有焊偏检测方法依赖实际工况数据,但焊接工况复杂,数据难以解耦;
(3)现有焊偏检测方法一般基于视觉图像分析,响应滞后严重,无法满足高精度焊接工况下对焊接质量的严格要求,无法做到实时检测、快速识别、迅速报警;更重要的是,此类存在显著检测“延迟”的方法,会因为无法及时反馈控制焊接动作(例如焊接停机、跳跃)而造成事实上的焊接材料和返工成本浪费,在焊接成本控制上存在天然的缺陷。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焊接工况的焊偏实时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高频时序数据和低频焊接工况数据,构建工况识别模型,实时识别焊接工况;进而搭建焊偏识别模型,用于实时焊偏检测,实现工况解耦,智能识别焊偏。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工况智能识别的焊偏实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高频时序数据和低频焊接工况数据,搭建焊接工况识别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芯物联技术(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苏芯物联技术(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7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故障概率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定位追踪装置以及方法、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