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减少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1715.0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0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海;徐文;丘小惠;陈雪莲;梁溥林;张靖;龚铭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K31/235;A61K36/61;A61P9/1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南越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09 | 代理人: | 周坤荣;许春兰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蒲桃 多酚类 化合物 制备 减少 巨噬细胞 蓄积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的药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减少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发现短序蒲桃酚B和没食子酸乙酯通过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从而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通过减少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对脂质摄取、提高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外排率以及维持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稳态,从而减少泡沫细胞内脂质蓄积。因此,短序蒲桃酚B和没食子酸乙酯可用于制备减少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药物、预防和/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以及降脂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的药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减少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免疫和表观遗传疾病,其特征是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滞留和血管炎症。主动脉内膜下巨噬细胞逐步泡沫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早期标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下的巨噬细胞摄取过量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s,ox-LDL)后形成充满脂滴的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最终困在动脉壁内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同时,泡沫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及产生活性氧,从而加速AS进程。在晚期斑块中,巨噬细胞的死亡驱动了坏死核心的扩大形成。最终斑块破裂导致血管闭塞、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抑制泡沫化进程可以防治AS发展的观点已得到学界广泛共识。到目前为止,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但是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对肝脏产生较大毒性和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成分来干预泡沫细胞的形成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
短序蒲桃(Syzygium brachythyrsum Merr.et Perry)为桃金娘科(Myrtaceae)蒲桃属(Syzygium)常绿小乔木,是中国岭南和西南地区历史悠久且非常重要的功能性草药茶和民间药材,其果及叶以野冬青果之名入药(详见《云南中草药》)。短序蒲桃叶中含有大量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单宁类、酚酸类、花色苷类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普通人群和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从饮食中摄取富含多酚的天然产品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目前对于短序蒲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还尚未涉及,因此短序蒲桃的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即用于制备减少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药物。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即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减少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选自短序蒲桃酚B或者没食子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短序蒲桃酚B的结构式为:
没食子酸乙酯的结构式为:
其中,R为—CH2CH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减少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辅料包括药学上使用的载体、赋形剂、稀释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减少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口服液。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即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作为减少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短序蒲桃多酚类化合物选自短序蒲桃酚B或者没食子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短序蒲桃酚B的结构式为:
没食子酸乙酯的结构式为:
其中,R为—CH2CH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1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式水冷壁打钉机构
- 下一篇:一种快速化学沉镍钯金处理线路板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