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噁唑烷潜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2512.3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3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刘高旗;李瑞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湘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3/04 | 分类号: | C07D263/04;C08G18/38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噁唑烷潜 固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双噁唑烷潜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符合通式(II)的3‑羟乙基‑1,3‑噁唑烷和二元酯酯交换反应所得到,其特点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噁唑烷环,且噁唑烷取代基上的活泼羟基被隐藏,密封条件下储存稳定性好;开封使用时遇湿气生成更多的活泼基团,进而与异氰酸酯基发生扩链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该类双噁唑烷潜固化剂应用于单组分聚氨酯材料中,不仅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体系在固化过程中产生气泡,还可大幅提高聚氨酯制品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和聚氨酯助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噁唑烷潜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潜固化剂是制备单组分聚氨酯材料(如防水涂料、胶粘剂、密封胶等)必不可少的组分,自1979年国外就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噁唑烷类化合物作为潜固化剂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获得了国内外各化工公司和科研机构的持续研究开发。噁唑烷在单组分聚氨酯中的固化机理是其优先于异氰酸酯基(-NCO)与空气中的湿气发生开环反应生成氨基和羟基,氨基和羟基再进一步与NCO反应而固化,这一过程没有CO2气体产生,是常规胺类或醇类固化剂的完美替代。
专利US5749627、CN105061347A、CN112794968A等,披露了一种单环的噁唑烷类潜固化剂,并应用于单组分聚氨酯材料中。这类噁唑烷对水较敏感,开环反应迅速,但与NCO基团的反应较慢,影响施工操作和固化效果。如果噁唑烷环还带有含羟基的取代基,其在与聚氨酯预聚体混合后,即使密封也会发生部分扩链/交联反应,导致单组分聚氨酯胶液粘度变大,甚至发生胀罐,给储存和运输带来危险。专利CN107043447B披露了一种同时含有噁唑烷和亚胺官能团的潜固化剂,巧妙地用含有亚胺的结构封闭了噁唑烷环取代基上的羟基,弥补了单环噁唑烷的缺陷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噁唑烷潜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噁唑烷潜固化剂,所述双噁唑烷潜固化剂为符合通式(I)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通式(I)中的R代表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亚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支链亚烷基、碳原子数为5-8的亚环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6-14的亚芳基;
R1、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代表H、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支链烷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双噁唑烷潜固化剂为符合通式(Ia)的化合物和符合通式(Ib)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通式(Ia)中的R1、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代表H、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支链烷基;
通式(Ib)R1、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代表H、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支链烷基。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噁唑烷潜固化剂的制备方法,由符合通式(II)的3-羟乙基-1,3-噁唑烷和符合通式(III)的二元酯酯交换反应所得;
通式(II)中的R1、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代表H、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6的支链烷基;R3代表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酯交换反应在温度为40-140℃、压力为常压或负压的条件下进行,蒸馏除去副产物醇R3OH,反应结束后除去催化剂,即得所述双噁唑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湘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湘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2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