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的铁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4263.1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3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咏;谭黎明;刘锋;王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咏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5/02 | 分类号: | C22C45/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7 | 代理人: | 田常娟 |
地址: | 33719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基材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硬度的铁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其中铁基材料,以重量分数计,其金属原料用量分布如下:Fe:43份‑45份,Cr:28份‑29份,Mo:19份‑21份,C:2.9份‑3.1份,B:2.9份‑3.1份,Nb:0.9份‑2.1份。通过合金化的手段,有效提升了Fe‑Cr‑Mo‑C‑B系非晶合金的硬度和可加工性。具体来说,为了提升Fe基合金的可加工性和硬度,在Fe‑Cr‑Mo‑C‑B合金的成分基础上,我们通过合金化的手段,在Fe基合金中引入碳化物相,利用常规的熔铸工艺,在低冷速条件下就可获得高硬度的块体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硬度的铁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Fe基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等诸多性能,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与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Fe-Cr-Mo-C-B系块状非晶合金。然而,相比于其他系的非晶合金,Fe基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较弱,导致其尺寸较小,大多为较薄的丝带状或者薄片状,这就大大限制了Fe非晶合金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Fe基非晶合金的加工性能、制备大尺寸的Fe基非晶态合金成为关键。
目前,主要通过提升Fe基非晶态合金的形成能力,增加制备过程中,然而,由于Fe基非晶合金本身的玻璃形成能力较弱,通常冷却速度要大于106K/s才能获得块体非晶材料,这对工艺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
例如,现有技术,申请号:CN202010267565.1,公开号:CN111304558A,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包覆的Fe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多孔包覆的Fe基非晶合金,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Fe基非晶合金的制备:将单质Fe和其他金属单质或中间合金备料放入水冷铜坩埚内,置于真空非自耗电弧炉内,电弧炉采用钨电极,熔炼室的压力抽至3×10-3Pa以下,然后充入0.05MPa的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在电磁搅拌作用下进行熔炼,制成母合金锭;破碎后放入底部磨有小孔的石英管内,装入甩带设备腔体中,甩带腔体内的压力控制在2×10-3Pa以下,先对母合金锭碎块进行感应熔炼,当温度达到1100℃~1400℃后,用氩气将石英管内的合金熔体喷至高速旋转的铜辊表面,形成连续的Fe基非晶合金;
2)Fe基非晶合金经酸处理后得到纳米多孔包覆的Fe基非晶合金。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纳米多孔包覆的Fe基非晶合金,步骤1)中,所述的其他金属单质或中间合金备料为Si、B、P、C、Mo、Nb、Cu、Ni、Co中两种以上单质或中间合金备料;所述的Fe基非晶合金中Fe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在65~85%。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纳米多孔包覆的Fe基非晶合金,步骤1)中,所述的单质Fe或Fe中间合金备料,是按照Fe基非晶合金中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选用纯度大于99.5wt.%的单质Fe或Fe中间合金备料。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纳米多孔包覆的Fe基非晶合金,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结束后,将Fe基非晶合金条带粉碎后的粉末与轴承钢球放入球磨罐中,将球磨罐的压力抽至2×10-3Pa以下,并充入适量高纯氩气作为保护,球磨时间为10h~40h,制得Fe基非晶合金粉末。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纳米多孔包覆的Fe基非晶合金,具体为将Fe基非晶合金条带粉碎后与轴承钢球按一定质量比1:8~1:20放入球磨罐中,将球磨罐的压力抽至2×10-3Pa以下,并充入适量高纯氩气作为保护,球磨机的转速在200~400rpm,球磨过程中为避免温度过高造成非晶合金晶化,球磨机设置为每运转10min后休息10min,球磨总时间为10h~40h,制得Fe基非晶合金粉末。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纳米多孔包覆的Fe基非晶合金,所述的Fe基非晶合金粉末粒径为5-3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咏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咏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4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任意角度连接装配式墙板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更换敷芯的负压引流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