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液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5387.1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伟;韩志栋;潘燕;武通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G06F1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倩男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液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润滑油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监测到的油液数据,建立油液数据模型;利用油液数据模型,补全油液数据,得到全生命周期的油液数据;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油液数据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基于油液质量的可接受置信区间值,以及油液失效时的累计概率密度,得到油液失效时的质量阈值。通过建立全周期监测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据模型能够在监测数据不全的情况下补全油液数据,提高了工程机械油液监测指标失效阈值制定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润滑油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液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监测油液中运动粘度、酸值、水分、污染磨损元素含量、颗粒数等关键指标,能够确定油液老化、油液污染和设备磨损程度的信息,进而发掘工程机械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故障,针对性给予维护决策等支持,提升设备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并降低客户的总投入成本。油液监测的最终目的是根据监测指标对油液状态进行诊断,通过诊断为设备换油维护提供决策支持。目前油液监测系统的状态诊断通常参考国内外标准或专家经验,这种方法忽视了设备的具体工况,缺乏灵活性,准确性较低。
并且,油液监测实际过程中,为保证工程机械的健康运行,难以获取故障数据,导致监测数据不具备全周期性,导致后续数据分析准确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液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提高质量阈值确定的准确性。
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出一种油液监测方法,包括:根据监测到的油液数据,建立油液数据模型;利用油液数据模型,补全油液数据,得到全生命周期的油液数据;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油液数据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基于油液质量的可接受置信区间值,以及油液失效时的累计概率密度,得到油液失效时的质量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全油液数据包括:根据油液数据模型,得到待补全时刻的油液质量劣化的变化值;以及基于油液数据的预定时刻的监测值和油液质量劣化的变化值,得到待补全时刻的油液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建立油液数据模型包括:对监测到的油液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油液数据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监测到的油液数据进行拟合包括:利用油液数据的预定时刻的监测值、油液数据衰退劣化率、衰退过程的误差以及油液布朗运动参数,拟合油液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全生命周期的油液数据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包括:利用正态分布模型,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油液数据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求解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接受置信区间值,根据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和可靠性标准中的一种确定。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油液监测装置,包括:数据建模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监测到的油液数据,建立油液数据模型;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油液数据模型,补全油液数据,得到全生命周期的油液数据;以及函数构建模块,被配置为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油液数据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质量阈值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油液质量的可接受置信区间值,以及油液失效时的累计概率密度,得到油液失效时的质量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油液数据模型,得到待补全时刻的油液质量劣化的变化值;基于油液数据的预定时刻的监测值和油液质量劣化的变化值,得到待补全时刻的油液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建模模块被配置为对监测到的油液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油液数据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建模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油液数据的预定时刻的监测值、油液数据衰退劣化率、衰退过程的误差以及油液布朗运动参数,拟合油液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函数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正态分布模型,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油液数据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求解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5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