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组件、制备散热组件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6652.8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仰坪炯;戈云飞;高志伟;王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刘岩磊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组件 制备 方法 以及 电子设备 | ||
1.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冷板,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具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内部密封有冷却液体,所述液冷板具有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相连通的冷却液入口以及冷却液出口;
压电陶瓷泵,所述压电陶瓷泵设置在所述液冷板的一侧,所述压电陶瓷泵具有泵入端口以及泵出端口;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压电陶瓷泵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液冷板和所述压电陶瓷泵,其中,所述液冷板至少部分由金属材料形成,形成所述连接件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压电陶瓷泵和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部分与所述连接件的材料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入口相连,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泵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相连,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泵入端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冷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冷却液流道的深度不小于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冷却液流道密封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第一盖体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盖体的厚度分别为0.2-0.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液冷板由所述金属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以及不锈钢中的至少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至少部分环绕所述散热组件的液冷板设置,其中,形成所述中框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与所述液冷板通过注塑高分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与所述液冷板为一体式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内部具有第二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与所述液冷板内部的冷却液流道相连通。
12.一种制备散热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压电陶瓷泵与液冷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以获得所述散热组件,其中,所述液冷板至少部分由金属材料形成,形成所述连接件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压电陶瓷泵和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部分与所述连接件的材料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提供液冷板;
通过纳米注塑工艺在所述液冷板的冷却液入口以及冷却液出口处形成连接件;
通过焊接处理将压电陶瓷泵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以获得所述散热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液冷板包括:提供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通过成型工艺在所述第一盖体和/或所述第二盖体上形成冷却液流道;通过第二焊接处理将所述冷却液流道密封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其中,所述成型工艺包括压铸工艺和机加工工艺中的至少之一,所述第二焊接处理包括钎焊、扩散焊和搅拌摩擦焊中的至少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液冷板包括:通过3D打印工艺形成具有一体式结构的所述液冷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66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