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1436.2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4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礼;夏敬冬;付喆;王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30021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肱骨 骨折 穿针 体表 定位 导向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其中导向器包括弧形板、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弧形板的弧度与儿童肘关节外侧体表轮廓相适配;弧形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穿针孔、第二穿针孔和第三穿针孔,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分别设置于第一穿针孔、第二穿针孔、第三穿针孔所在位置的弧形板外侧。本发明公开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可应用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大大提高了经皮克氏针在肱骨远端骨骼固定时瞄准的精准度,降低了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肘关节骨折,占儿童肘关节骨折的58%。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多系暴力所致,以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多见,多发年龄为5~12岁。根据受伤时的姿势可以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最常见的是伸直型。
针对儿童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首选手术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目前,复位方法十分成熟,最常用的置入克氏针内固定的方式为X线透视下克氏针经皮穿刺固定。但该方法需要连续的在X线透视下调整进针方向并监测进针角度,患者和操作者在术中所接受放射量较多,耗时长。没有导向器情况下,医生进行每一次经皮穿针操作都要依靠克氏针在体表的粗略定位结合即刻透视的X线片来综合判断,需要相当的经验积累才能准确的完成;对于新手而言,累计的透视次数会更多,单次瞄准出错的概率也会更高,精准度更低。此外,如果瞄准不佳进针后,仍需在透视下调整,进而每一次都需要反复穿刺,从而损伤骨骺及软组织,并增加了患儿和医生的在透视过程造成的辐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经皮克氏针固定时瞄准的精准度低、操作难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包括弧形板、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和手柄,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与儿童肘关节外侧体表轮廓相适配,在骨骼结构上与肱骨髁的外侧适配,用于贴附或旷置于肘关节外侧;所述弧形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穿针孔、第二穿针孔、第三穿针孔,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分别设置于第一穿针孔、第二穿针孔、第三穿针孔所在位置的弧形板外侧,且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分别与所述第一穿针孔、所述第二穿针孔、所述第三穿针孔连通,以便克氏针穿行。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三套筒两者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弧形板共面,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相交却与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三套筒所在平面异面。
优选地,所述弧形板的端部上设置有手柄,且所述手柄与所述弧形板的端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手持手柄,使手柄位于肱骨髁的骨折线的外侧,选择一根克氏针作为主克氏针,选取第二套筒作为主穿针筒,在透视环境下将主克氏针从主穿针筒内穿入并调整至合适位置;
步骤A2:再从第一套筒内穿设第二枚克氏针,与主克氏针形成最大交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手持手柄,使手柄位于肱骨髁的骨折线的下方,选择一根克氏针作为主克氏针,选取第二套筒作为主穿针筒,在透视环境下将主克氏针从主穿针筒内穿入并调整至合适位置;
步骤B2:再从第三套筒内穿设第二枚克氏针,与主克氏针形成最大交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穿针体表定位导向器,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津医院,未经天津市天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1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