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青瓦屋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4149.7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8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明;赵云龙;俞浩;陈华周;王恒;刘昱;安军;张永潭;朱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4;E04B7/00;E04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柴美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青瓦 屋面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青瓦屋面系统。一种小青瓦屋面系统,包括:屋面结构主体,包括屋脊梁、屋檐梁和屋面梁;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置在屋脊梁的两侧,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屋脊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屋檐梁的顶部;挂瓦组件,设置在屋面梁上,挂瓦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小青瓦,固定设置在挂瓦组件上。在屋脊梁的两侧设置第一固定板,并使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屋脊梁固定连接,在屋檐梁上固定设置第二固定板,且将固定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从而达到固定挂瓦组件的效果,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青瓦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小青瓦系统屋面常用于小式建筑和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的民宅古建筑。目前随着对古建筑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古建筑民宅进行加固或者翻新修缮,加固方法通常采用轻钢结构进行加固。
在现有加固方法中,首先现在坡屋面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冷却后,然后将挂瓦条、顺水条固定混凝土层上,最后将小青瓦通过挂瓦条、顺水条固定混凝土层上。
但是,在坡屋面浇筑混凝土施工难度大,同时,将顺水条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面层后,钉孔容易产生渗水和漏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坡屋面浇筑混凝土施工难度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小青瓦屋面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青瓦屋面系统,包括:
屋面结构主体,包括屋脊梁、屋檐梁和屋面梁;
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屋脊梁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屋脊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屋檐梁的顶部;
挂瓦组件,设置在所述屋面梁上,所述挂瓦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小青瓦,固定设置在所述挂瓦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挂瓦组件包括:
顺水条,所述顺水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顺水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挂瓦条,固定设置在所述顺水条上,所述挂瓦条与所述顺水条呈十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顺水条沿所述屋面梁倾斜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顺水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屋面梁倾斜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挂瓦条均匀设置在所述顺水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顺水条与多个所述挂瓦条围合成多个矩形结构,所述小青瓦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多个支撑架,多个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顺水条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屋面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屋脊梁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屋脊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小青瓦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小青瓦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压齿,所述限位件通过压齿与所述小青瓦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屋脊梁的顶部设置有屋脊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屋脊盖板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屋脊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屋脊梁两侧的限位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顺水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