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装用无卤低烟A级阻燃高效节能电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5457.1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昆仑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44 | 分类号: | H01B3/44;H01B7/295;H01B3/02;H01B3/30;H01B7/02;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7/29;C08L23/06;C08L75/04;C08L63/00;C08L71/12;C08K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装用无卤低烟 阻燃 高效 节能 电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装用无卤低烟A级阻燃高效节能电线,该该节能电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绝缘层、填充层、内衬层、钢带铠装层和外套层;其中,外套层的组成成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原料:聚乙烯10‑16份、聚氨酯10‑16份、聚磷酸铵7‑15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碱式碳酸镁4‑8份、环氧树脂7‑15份、云母粉1‑5份、聚苯醚1‑5份、氧化硼1.5‑3.5份、甲基丙烯酸锌1.5‑3.5份、尿素6‑10份。本发明中的节能电线具有低烟、高效阻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电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装用无卤低烟A 级阻燃高效节能电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冶金、电力、电子、自动化及信息化网络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与之配套的阻燃电线电缆以及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仪器仪表电缆、计算机电缆等电线电缆的用量急剧增加,传统的阻燃电缆大都采用聚氯乙烯作为绝缘或护套。虽然聚氯乙烯具有阻燃好、价廉、挤出工艺好等特点,但由于其含有卤素,遇到火灾燃烧时会释放大量卤化氢气体和浓烟,造成火灾的“元凶”,从而加大了火灾的损失。
电缆不仅要求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同时还需要拥有良好的阻燃性和高负载性能等。虽然现在市场上的电缆有多种多样,但是大部分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阻燃效率低、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浓烟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装用无卤低烟A 级阻燃高效节能电线,该家装用无卤低烟A级阻燃高效节能电线能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家装用无卤低烟A级阻燃高效节能电线,该节能电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绝缘层、填充层、内衬层、钢带铠装层和外套层;
其中,外套层的组成成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原料:聚乙烯10-16 份、聚氨酯10-16份、聚磷酸铵7-15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碱式碳酸镁4-8份、环氧树脂7-15份、云母粉1-5份、聚苯醚1-5份、氧化硼1.5-3.5份、甲基丙烯酸锌1.5-3.5份、尿素6-10份。
优选的,外套层的组成成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原料:聚乙烯14份、聚氨酯14份、聚磷酸铵11份、硅烷偶联剂1份、碱式碳酸镁6份、环氧树脂11份、云母粉3份、聚苯醚3份、氧化硼2.5份、甲基丙烯酸锌2.5份、尿素8份。
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步骤如下:按比例称取环氧树脂、碱式碳酸镁和硅烷偶联剂,将一半重量的碱式碳酸镁、一半重量的硅烷偶联剂与全部的环氧树脂混合均匀,放入70-80℃的烘箱内烘干,再在常温下静置1h,得改性环氧树脂,备用。
优选的,尿素与聚磷酸铵进行复配,步骤如下:按比例称取尿素和聚磷酸铵,加入混合容器中,加入沸石,采用恒温油浴锅进行恒温加热1-2h,得复配物。
优选的,所述恒温油浴锅中温度为200-210℃。
优选的,该外套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比例称取聚乙烯、聚氨酯、云母粉、聚苯醚、氧化硼和甲基丙烯酸锌,与一半重量的碱式碳酸镁、一半重量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环氧树脂和复配物一起混合均匀,随后置于密炼机中混炼30-45min,将所得样品置于模具中,将模具送入平板硫化机内压制30-45min,得外套层材料,根据规格制作外套层即可。
优选的,所述密炼机内混炼温度为170-180℃。
优选的,所述平板硫化机内的温度为175℃。
优选的,平板硫化机内压强为10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昆仑线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昆仑线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5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