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利工程的可拆卸和转换的多级基坑储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67938.6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8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梅;楚冬梅;王昕;刘征;李鹏明;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3 | 代理人: | 陈彦 |
地址: | 2500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利工程 可拆卸 转换 多级 基坑 装置 | ||
1.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可拆卸和转换的多级基坑储污装置,包括基坑本体(1),所述基坑本体(1)的纵截面呈梯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储污箱体,所述储污箱体包括底板(2)和立板(3);所述储污箱体内设置隔板(4),所述隔板(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密封连接,所述隔板(4)将所述储污箱体内部分为前储污仓(5)和后储污仓(6),所述前储污仓(5)和后储污仓(6)沿着基坑本体(1)内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隔板(4)上设置有连通前储污仓(5)和后储污仓(6)的前溢流口(41);所述后储污仓(6)内设置有可拆卸的中间储污仓(7),所述中间储污仓(7)位于所述前溢流口(41)下方,所述中间储污仓(7)设置有与后储污仓(6)连通的中间溢流口(721);
所述立板(3)上开设有后溢流口(31),所述后溢流口(31)的位置低于所述中间储污仓(7)的底部;
所述前储污仓(5)内设置有第一筛分装置(51),所述第一筛分装置(51)位于所述前溢流口(41)上方;所述后储污仓(6)内设置有第二筛分装置(61),所述第二筛分装置(61)设置在所述中间储污仓(7)和所述后溢流口(31)之间的位置;所述中间储污仓(7)内设置有第三筛分装置(722),所述第三筛分装置(722)位于所述中间溢流口(721)上方;
所述中间储污仓(7)包括池壳体(71),所述池壳体(71)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所述池壳体(71)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内腔(72),所述内腔(72)与所述池壳体(71)之间形成供污水下流至后储污仓(6)下部的水流通道(73),所述中间溢流口(721)设置在所述内腔(72)的侧壁,并与所述水流通道(73)连通;
所述内腔(72)与所述池壳体(71)靠近隔板(4)的一侧内壁贴合安装,所述池壳体(71)的其他内壁与所述内腔(72)之间形成所述水流通道(73);
所述内腔(72)的一个侧面为开口,所述内腔(72)的开口侧面安装在所述池壳体(71)靠近隔板(4)的一侧内壁;
所述后储污仓(6)内设置有支撑横梁(32),所述池壳体(71)搭接在所述支撑横梁(32)上,并能沿着所述支撑横梁(32)移动;
所述隔板(4)上对应所述中间储污仓(7)的位置开设有隔板凹槽(42),用于容纳中间储污仓(7)的局部;
所述底板(2)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板(52),所述导流板(52)的厚度H大于所述底板(2)的厚度,且所述导流板(52)底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底板(2)上方的导流凸起(521),使得污水可以顺利的流至所述底板(2)上;
在基坑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凹槽(9),所述储污箱体嵌入所述安装凹槽(9)内;
所述底板(2)与所述立板(3)形成一个纵截面呈“V”字形的结构,所述安装凹槽(9)与所述“V”字形的结构相适应;
所述立板(3)的外侧壁下部还设置有斜板(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利工程的可拆卸和转换的多级基坑储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筛分装置(722)设置在所述内腔(7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利工程的可拆卸和转换的多级基坑储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池壳体(71)对应的立板(3)上设置有能够与池壳体(71)外壁临时连接的横向移动轴(8),通过所述横向移动轴(8)的轴向移动带动所述池壳体(71)沿着所述支撑横梁(32)移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水利工程的可拆卸和转换的多级基坑储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贴合所述基坑本体(1)的侧壁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79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片辊压设备
- 下一篇: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