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的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8456.2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丁明雷;金玲玲;黄因俊;李挺;白勇;刘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达锂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05 | 分类号: | C01B32/205;H01M4/587;H01M4/04;H01M10/052;H01M6/14;C10B1/06;F23G5/02;F23G5/08;F23G5/10;F23G5/46;F23G7/06;F27B7/06;F27B7/08;F27B7/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负极 材料 连续 炭化 方法 制备 | ||
1.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回转窑的烟气通道内通入高温烟气,对窑体进行预热;
S2、将经预处理后的物料送入回转窑内,沿物料输送方向,物料先经过回转窑的造粒区,进行造粒处理;
S3、物料继续在回转内前进至预炭化区进行预炭化处理;其中,高温烟气先与预炭化区内的物料进行逆流换热,换热后变成中高温烟气再与造粒区内的物料进行逆流换热;
S4、预炭化完成的物料输送出回转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造粒温度为600-650℃;步骤S3中,预炭化温度为950-1000℃;步骤S4中,物料最终挥发份含量为0.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回转窑上设有中间支撑组件,该中间支撑组件包括中部支撑部(22)和连接部(24),所述的连接部(24)将外筒体(1)分为两段,内筒体(2)贯穿该连接部(24),且与连接部(24)联动旋转,其中,内筒体(2)与外筒体(1)、连接部(24)之间形成一连通的烟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24)包括过渡筒体(241)和支撑件(242),支撑件(242)一端连接内筒体(2),另一端与过渡筒体(241)相连接,该支撑件(242)沿内筒体(2)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粒、预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含尘废气经净化系统后,完成气固分离,废气进入废气焚烧系统,经燃烧后变成高温烟气进入回转窑的烟气通道内,对物料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系统与废气焚烧系统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电阻丝,用于对管道内的废气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烟气经回转窑内换热后变成中温烟气,中温烟气从烟气出口(12)排出后,进入废气加热系统为废气进行预加热,加热后的废气再进入废气焚烧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中温烟气经过废气加热系统的换热后变成中低温烟气,该中低温烟气进入空气加热系统为常温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进入废气焚烧系统辅助燃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连续造粒/预炭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中低温烟气经空气加热系统换热后变成低温烟气,低温烟气继续进入保护气加热系统为常温保护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保护气进入回转窑内。
10.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料进行粗破、细破、整形得到预处理物料,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预处理后的物料进行造粒/预炭化连续处理,经处理后的物料再输送至下一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达锂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达锂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84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