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设备的数显式智能刮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8667.6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6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赞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春谷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14 | 分类号: | B29C64/214;B29C64/295;B29C64/393;B29C64/386;B33Y30/00;B33Y5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胡丽华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设备 数显式 智能 刮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的数显式智能刮刀装置,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刮刀装置,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升降电机装置;本发明,通过在刮刀装置内设置加速度计,便于实时将测量的X、Y、Z三个相互正交轴向上的静态重力加速度值并传输给微控制器,以便于将实际角度值模拟信号通过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实时显示,同时通过无线射频装置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显示器上的角度值通过计算机对相应位置的电机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实现基板快速调整,保证后续D打印制品的质量,提高刮刀的工作效率,其次设置刮刀一和刮刀二则能够提高打印大型制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的数显式智能刮刀装置。
背景技术
刮刀装置是3D打印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刮刀装置的结构及质量直接影响了3D打印设备的打印质量。目前刮刀和基板的间隙调节主要是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通过塞尺进行调节,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精度不能保证,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开仓操作,同时现有的刮刀装置均只设置有单一的刮刀,从而使得其打印大型制品质量不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双刮刀的3D打印数显式智能刮刀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的数显式智能刮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刮刀和基板的间隙调节操作费时费力,而且精度不能保证,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开仓操作,同时现有的刮刀装置均只设置有单一的刮刀,从而使得其打印大型制品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设备的数显式智能刮刀装置,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刮刀装置,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升降电机装置,所述加热板与基板之间通过基板四角处的内六角螺栓连接固定,四个所述升降电机装置分别位于加热板的前端中部,中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和后端中间位置,所述刮刀装置包括设置于刮刀装置主体上的无线射频装置,且刮刀装置主体的一侧面设置有系统电源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和系统开关按钮,所述刮刀装置内设置有加速度计和微控制器,所述刮刀装置的下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刮刀一和刮刀二,且刮刀一和刮刀二均与基板之间存在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电阻丝。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刮刀装置的一侧面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一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散热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热板的四边角与刮刀装置之间通过螺丝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电机装置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卡套,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滚珠,且滚珠滑动套设于卡套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滚珠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通过螺丝与刮刀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刮刀装置内设置加速度计,便于实时将测量的X、Y、Z三个相互正交轴向上的静态重力加速度值并传输给微控制器,以便于将实际角度值模拟信号通过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实时显示,同时通过无线射频装置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显示器上的角度值通过计算机对相应位置的电机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实现基板快速调整,保证后续D打印制品的质量,提高刮刀的工作效率,其次设置刮刀一和刮刀二则能够提高打印大型制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刮刀装置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刮刀装置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刮刀装置智能模块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的刮刀装置刮刀装置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的加热板与升降电机装置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春谷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春谷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8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导式助听器
- 下一篇:一种容器集群环境下构建云原生应用CICD流水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