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敏变色高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1964.6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4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惠宝军;朱闻博;傅明利;成延庭;黄嘉盛;侯帅;冯宾;张逸凡;石银霞;李濛;凌颖;徐涛;韩卓展;展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2 | 分类号: | H01B7/282;H01B7/288;H01B7/32;H01B13/26;H01B13/32;H01B9/00;C09D133/24;C09D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玲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高压 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变色高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温敏变色高压电缆,包括:电缆绝缘线芯;所述电缆绝缘线芯外包裹阻水带层,所述阻水带层外包裹第一护套,所述第一护套外包裹第二护套,所述第二护套外涂覆温敏变色层;所述阻水带层包括含聚丙烯酸钠的阻水粉,所述第一护套的材质为铝,所述第二护套的材质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所述温敏变色层为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石墨的混合物。本发明改善了电缆因水分侵入受潮形成烧蚀缺陷的情况,同时能够从外表发现并定位烧蚀缺陷的位置,巡检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该位置进行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敏变色高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电力电缆因其有利于城市美化、故障率低、占地走廊小、可改善功率因数和运维简单等优点,在城网改造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电缆通常铺设在地底下,当市政工程施工破坏地面时,地表上的水分容易侵入地底,电缆受潮局部容易形成缺陷。在高电压、大电流的长期作用下,这些缺陷会逐渐恶化,最终可能会导致电缆击穿的状况,烧坏周边电路和设备,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并且,由于电缆受潮缺陷的位置在内部,从外表无法看出,巡检人员难以有针对性地对该位置进行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敏变色高压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改善了电缆因水分侵入受潮形成烧蚀缺陷的情况,同时能够从外表发现并定位烧蚀缺陷的位置,巡检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该位置进行维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敏变色高压电缆,包括:电缆绝缘线芯;
所述电缆绝缘线芯外包裹阻水带层,所述阻水带层外包裹第一护套,所述第一护套外包裹第二护套,所述第二护套外涂覆温敏变色层;
所述阻水带层包括含聚丙烯酸钠的阻水粉,所述第一护套的材质为铝,所述第二护套的材质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所述温敏变色层为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和石墨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电缆绝缘线芯从内到外包括: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护套和所述第二护套之间还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材质为沥青。
优选地,所述阻水带层由半导电无纺布和半导电膨松棉构成,所述阻水粉设于所述半导电无纺布和半导电膨松棉之间。
优选地,所述阻水带层还包括半导电粘合剂,所述半导电粘合剂设于所述阻水粉和所述半导电无纺布之间。
优选地,所述阻水带层的厚度为1.3-2.1mm,所述半导电无纺布的厚度为0.1-0.2mm,所述阻水粉的厚度为0.1-0.2mm,所述半导电膨松棉的厚度为1.0-1.5mm,所述半导电粘合剂的厚度为0.1-0.2mm。
一种温敏变色高压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在电缆绝缘线芯外绕包阻水带层,所述阻水带层包括含聚丙烯酸钠的阻水粉;
S2:在所述阻水带层外挤包第一护套,所述第一护套的材质为铝;
S3:在所述第一护套外挤包第二护套,所述第二护套的材质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S4:将复合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的石墨溶液涂覆在所述第二护套外,形成温敏变色层。
优选地,所述复合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的石墨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S41:将丙烯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得到丙烯酸钠溶液;
S42:在所述丙烯酸钠溶液中加入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高岭土,得到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1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