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粒酶活性基因检测试剂盒、引物组及探针引物与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5535.6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2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拜赛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76 | 分类号: | C12Q1/6876;C12Q1/6886;C12Q1/6806;C12Q1/685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天津智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5 | 代理人: | 韦金腾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粒 活性 基因 检测 试剂盒 引物 探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粒酶活性基因检测试剂盒、引物组及探针引物与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液、漂洗液、洗脱液、磁珠悬浮液、PCR buffer、引物组、酶反应混合液,解决了RNA易降解难题,操作简便,兼顾了各组分之间的兼容性,试剂盒可使受检样本通过样品处理获得稳定、完整的靶向RNA复合物,富集后的RNA复合物可直接用于后续端粒酶逆转录酶亚基hTERT mRNA基因的检测,试剂盒中在直扩酶反应体系中可将实验周期控制在30分钟以内,实现全自动化检测,本试剂盒的检测方法可灵敏的检出生物样本中hTERT mRNA的基因存在,该方法可在临床上用来对90%以上存在端粒酶活性的癌细胞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医学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粒酶活性基因检测试剂盒、引物组及探针引物与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由重复序列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特殊结构,其DNA序列高度保守,在细胞增殖及衰老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端粒可减少染色体末端缩短,亦可避免相邻染色体末端融合,随着细胞复制次数的增多,端粒长度逐渐变短,当达到某一临界点时,使细胞退出周期并开始衰老,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伤害DNA的临界值而细胞又无法补偿此长度缩短时,染色体稳定性变差,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机体衰老。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当其激活时,能以其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可阻止端粒的丢失,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发展成为永生态细胞或癌细胞。在超过90%的永生化细胞和癌细胞中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但在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检测不到,这表明在永生化和癌变形成过程中端粒酶的激活是重要事件。
端粒酶由3个亚单位构成,即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结合蛋白(TP1)和催化亚单位(hTERT)。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是端粒酶活性的决定关键部分,它的过度表达在细胞永生化和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端粒酶可以作为组织癌变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标志物。
目前,检测端粒酶活性最常用的方法分为直接检测端粒酶(蛋白及RNA的结合复合物)的活性和间接检测端粒酶(催化亚基的mRNA量)的活性。直接检测端粒酶(蛋白及RNA的结合复合物)的活性时主要检测它是否可以延伸DNA模板,然后跑胶或者探针杂交,检测DNA延伸的长度,以此来判断端粒酶的活性高低,该方法需要提取蛋白,操作较复杂,灵敏度不高;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重复性差、周期长。间接检测端粒酶(催化亚基的mRNA量)的活性灵敏度高,操作相对简便;但是在多数细胞中,端粒酶催化亚基的表达很难检测到。
传统的RNA检测试剂存在试剂兼容性问题,试剂残留的各种影响PCR扩增的抑制剂导致痕量的RNA样本很难被检出。同时繁杂的实验步骤会造成样本中RNA被RNA酶所降解,导致检测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粒酶活性基因检测试剂盒、引物组及探针引物与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端粒酶活性基因检测试剂盒用引物组,包括上游引物,所述上游引物序列号包括:
Forward primer1:CTGGACGATATCCACAGGGC
Forward primer2:TGTCAAGGTGGATGTGACGG
Forward primer3:GTGGCACGGCTTTTGTTCAG
Forward primer4:GTGGCACGGCTTTTGTTCAG
Forward primer5:CAAGCTGTTTGCGGGGATTC
Forward primer6:CATCAGGGGCAAGTCCTACG
Forward primer7:AAACCTTCCTCAGCTATGC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拜赛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杭州拜赛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5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