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公藤红素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076229.4 申请日: 2022-09-02
公开(公告)号: CN115368430A 公开(公告)日: 2022-11-22
发明(设计)人: 喻长远;李函容;李一帆;柳朝永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J63/00 分类号: C07J63/00;A61K31/56;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张立改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雷公藤 金属 络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一种雷公藤红素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雷公藤红素衍生物改造领域。本发明将铁盐的溶液加入到雷公藤红素的溶液中,充分混匀,静置5min,得到CEL‑Fe络合物。合成的雷公藤红素铁络合物,具有ATP响应可解离的性质及合成、纯化方案简单易行的优势。金属离子占据了雷公藤红素与靶标蛋白的结合位点,从而有效降低了生理毒性,同时络合状态可被肿瘤部位高浓度的ATP竞争性解除,有助于增强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从而成为一种有潜力的雷公藤红素前药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公藤红素衍生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公藤红素铁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是从中国传统中草药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在抗炎、抗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制上,已有一些蛋白质靶点被报道,包括包括热休克蛋白90(Hsp90)、细胞分裂周期37(Cdc37)、IκB激酶β(IKKβ)、过氧化物酶-2等,并通过多个信号通路影响众多代谢过程[1]。尽管应用前景广阔,但仍然有众多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治疗窗口窄、不良反应严重,其作为抗癌药的临床应用受限[2]

基于CEL的结构修饰已经产生了众多衍生物,包括C-20位羧基酯化或酰胺化修饰、C-3位羟基以及C-6位取代等[3][4]。其中可以筛选出对肿瘤细胞具有更强选择性的衍生物,从而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并保证其抗癌疗效。针对CEL的结构修饰作为目前的热门研究方向,也是本设计的出发点。

受近年来多酚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这种快速、简便、可响应解离的配位模式的启发[5],我们发现CEL环A上的C-2羰基及C-3羟基与乙酰丙酮结构类似,具有与三价铁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能力。CEL-Fe络合物中,铁元素占据了CEL原本与蛋白质产生相互作用的位点,从而降低了细胞毒性,而通过配位竞争剂ATP的作用,CEL细胞毒性又可以恢复,从而成为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前药策略。基于CEL-Fe络合物制备简单、稳定性高、细胞毒性可控等优势,本研究为CEL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Lim H Y,Ong P S,Wang L,et al.Celastrol in cancer therapy:Recentdevelopments,challenges and prospects[J].Cancer Letters,Elsevier B.V.,2021,521(September):252–267.

[2]Shi J,Li J,Xu Z,et al.Celastrol:A Review of Useful StrategiesOvercoming its Limitation in Anticancer Application[J].Frontiers inPharmacology,2020,11(November).

[3]Li N,Xu M,Zhang L,et al.Discovery of Novel Celastrol-ImidazoleDerivatives with Anticancer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J].Journal ofMedicinal Chemistry,2022,65(6):4578–4589.

[4]Wang G,Xiao Q,Wu Y,et al.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celastrolderivative and its antitumor activity in hepatoma cells and antiangiogenicactivity in zebrafish[J].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2019,234(9):16431–1644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62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