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9826.2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0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亦武;周志峰;谭井华;黄杰;尧兵;周志远;钱洪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有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J5/18;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杜梅花 |
地址: | 337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介电 耐热 吸水 性能 聚酰亚胺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聚酰亚胺由二酐和二胺聚合而成,分子结构通式为:
其中,n为1~10000,X选自以下结构通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
S1.二胺单体的制备
S11.合成中间体1;
将2,7-二溴-10H-吩噻嗪与五氟苯硫酚加入混合溶剂,搅拌并加热,然后加入5mol%CuI,10mol%L-脯氨酸和磷酸钾回流反应,待反应结束,经提纯、干燥得中间单体1,其中间单体1的结构式为:
S12.合成中间体2;
将步骤S11中制备的中间单体1加入溶剂中,将所得溶液搅拌,加热,加入碱,待反应结束,经提纯、干燥后得到中间单体2,其中间单体2的结构式为:
S13.合成二胺单体;
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将S12中的中间单体2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搅拌并加热至80℃后,加入催化剂和还原剂,回流反应后,经提纯、干燥即得二胺单体;
S2.聚酰亚胺的制备
S21.将S1中得到的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按比例溶于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搅拌反应,得到均相、粘稠的聚酰胺酸胶液;
S22.将S21中得到的聚酰胺酸胶液进行酰亚胺化后得到高性能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混合溶剂为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且V水:V乙醇=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所述催化剂和还原剂分别为钯碳和水合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所述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砜、环丁砜、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间甲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为-10~40℃,时间为0.5~72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所述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添加的摩尔比为1:0.9~1.1,二胺与二酐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2~5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胶液中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的总含量为2~5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所述脱水亚胺化采用热酰亚胺化或化学酰亚胺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介电、高耐热、低吸水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可广泛应用于高频柔性印刷电路板、高频薄膜天线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有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江西有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98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