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的太行花基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9871.8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景;李建峰;武静静;安冰洁;刘素娟;张昊;职钤华;龙圆;李辰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2;A61P17/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亚娟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蚊虫 叮咬 止痒 太行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的太行花基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行花0.6‑1.3份、苦参3‑5份、黄柏0.5‑1.2份、绿豆皮0.7‑1.5份、丝瓜皮1‑3份、薄荷1‑3份、艾叶1‑3份、地肤子1‑3份和白鲜皮1‑3份。本发明的一种太行花基中药制剂,以清热解毒,抑菌杀菌、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消炎止痛,提神醒脑,舒缓肌肤为组方原则,可实现蚊虫叮咬后快速止痒,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且具有内外兼治功用,可适用于婴幼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止痒中药制剂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的太行花基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蚊虫叮咬人体时会分泌一种抗凝剂,人类免疫系统在感受到蚊虫叮咬后,会应激释放组胺,进而可以引起皮肤血管、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小血管渗出,充血造成红疹。同时,由于叮咬部位释放大量的组胺,组胺会刺激皮肤神经末稍,导致出现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以及强烈的痛痒感。用手去抓又会使促使局部释放更多的组胺,导致瘙痒加重,且用力过大易使皮肤损伤,造成细菌感染。这种由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称为虫咬性皮炎,是夏季皮肤科的常见病症,以局部皮疹和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
西医临床针对这些瘙痒多采取抗组胺、消炎止痛的治疗,多为化学合成物,含有局麻药物、抗组胺药物、激素类药物等,易引起机体抗药性,长期使用会对皮肤造成损害,加大病人负担,而且不适合婴幼儿使用。
而中医认为:虫咬皮炎属于热毒蕴结证,常表现为虫咬处瘙痒、红肿热痛等。若邪毒较盛,挠破后出血,毒邪深入机体,严重者可见紫斑,甚至局部脓疱、全身发热等症状。夏秋季节,诸虫叮咬皮肤或以毒刺刺入后,虫毒乘隙而入人体中,其毒郁而化热、生湿。湿热与虫毒郁积皮肤,使肌肤间气血不畅而得。因此,针对该蚊虫叮咬造成的热毒蕴结证,治疗应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为主。
太行花(Taihangia rupestris Yu et Li)是1974年发现,1980年经俞德浚和李朝銮鉴定的蔷薇科单种属植物,为野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古老的残遗种。太行花分布于中国太行山东缘的河南、河北和山西省交接处,因其分布区狭小,残存量极少,属于稀有、濒危植物。太行花的叶片微苦、涩、平,可用于治疗廯症,且其叶片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因此,如何将太行花中的药用组分进行富集,并与其他中药剂进行复配,制备一种能实现蚊虫叮咬后快速止痒,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对于蚊虫叮咬热毒蕴结证来说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为:提供一种可实现蚊虫叮咬后快速止痒,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且具有内外兼治功用,可适用于婴幼儿使用的太行花基中药制剂,来用于蚊虫叮咬热毒蕴结证的治疗。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的太行花基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行花0.6-1.3份、苦参3-5份、黄柏0.5-1.2份、绿豆皮0.7-1.5份、丝瓜皮1-3份、薄荷1-3份、艾叶1-3份、地肤子1-3份和白鲜皮1-3份。
优选的,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行花1份、苦参3份、黄柏1份、绿豆皮1份、丝瓜皮2份、薄荷2份、艾叶2份、地肤子2份和白鲜皮1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方中太行花、黄柏和绿豆皮的重量份数相同。
优选的,所述的太行花为新鲜太行花植株的干制叶片。
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的太行花基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苦参、绿豆皮和丝瓜皮作为原料药a,向该原料药a中加入其质量10-15倍的水进行室温浸泡30-60min,之后,煮沸提取1-1.5h,倒出药液后,向所得药渣中加入其质量10-15倍的水再次进行煮沸提取1-1.5h,合并两次煮沸提取后所得药液,过滤后,对所得滤液进行蒸发浓缩至原料药a质量的2-3倍,制得中药剂a,冷却后4°C保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9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童锁功能电子烟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3D芯片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