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水分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9983.3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年;李子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5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武汉菲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4 | 代理人: | 吕小娜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水分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水分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反应腔体、汲取机构、辐射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表面边缘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反应腔体,所述反应腔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汲取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辐射机构,还包括依据测量物质形状选择放置位置的容纳机构。本发明该一种红外水分测量装置,通过吸水棉片的设置,可在进行辐射时将物质内部蒸出的水汽进行吸收,并在一号电机的作用下驱动转动将使用过的棉片更换为新的棉片;进一步的,能够利用两处装有红光透板全谱光源的设置,可在底部的电驱滚轮的作用下进行环形转动,进而对放置于碎瓶环上的固体和放置于透明颗粒瓶中的颗粒物进行辐射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红外水分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近红外水分仪根据水分子对某些波长的近红外光吸收特别强烈的原理工作的。水分子在近红外汉域内有特征吸收峰。水分子对附近的近红外光吸收强烈。如果用这两个波长的近红外光照射被测物质,就可以通过测量透射光或反射光的衰减程度来测量物质的水分。在进行红外水分测量时,由于测定的物质形状不一,有颗粒状有块状,在对待测物质进行装填时,传统的测量装置对于待测物质的装填无法选定合适的放置位置,进而使得在进行测定时对物质内部的水分辐射出速度较慢,效果不理想。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该一种红外水分测量装置,通过吸水棉片的设置,可在进行辐射时将物质内部蒸出的水汽进行吸收,并在一号电机的作用下驱动转动将使用过的棉片更换为新的棉片;进一步的,能够利用两处装有红光透板全谱光源的设置,可在底部的电驱滚轮的作用下进行环形转动,进而对放置于碎瓶环上的固体和放置于透明颗粒瓶中的颗粒物进行辐射加热;利用电动滚轮的设置,使得透明颗粒瓶内颗粒物能够被移动至全谱光源的有效辐射的范围内,在装载颗粒物时能够降至与面板水平位置易于装填;并且在不规则搅拌刺的作用下,可在辐射时对颗粒物进行搅拌使得受热均匀以达到理想的辐射效果;最后能够在颗粒物与块状物质放置时,能够利用分离滑块与一号全谱光源底部安装的电动滚轮进行电控调节辐射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水分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反应腔体、汲取机构、辐射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表面边缘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反应腔体,所述反应腔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汲取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辐射机构,还包括依据测量物质形状选择放置位置的容纳机构,所述容纳机构包括散屑瓶环、开合板、活动遮挡片、透明颗粒瓶、电动滚轮、二号电机、均料轴,所述电动滚轮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辐射机构的内部,所述电动滚轮的外部滚动连接有所述透明颗粒瓶,所述透明颗粒瓶的外部下表面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所述均料轴,所述透明颗粒瓶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所述散屑瓶环,所述散屑瓶环的上表面中间位置一体成型有所述开合板,所述开合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所述活动遮挡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垫底板、支撑围箱、承载顶板,所述垫底板的上表面边缘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支撑围箱,所述支撑围箱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承载顶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反应腔体包括反应罩箱、密封门、(2003),所述反应罩箱密封连接在所述承载顶板的上表面边缘,所述反应罩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的一侧前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控制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9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