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3494.5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1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进;沈利民;沈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奥华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20;F24F1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月红 |
地址: | 3140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风道 配合 模拟 自然 装置 | ||
1.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包括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壳体(11)左右两侧设有进风口(12),所述壳体(11)后侧设有出风口(13),所述进风口(12)与所述出风口(13)均连通所述壳体(11)内外两部,所述壳体(11)内左右两侧固定设有进风机构,所述壳体(11)上端设有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与所述壳体(11)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1)内部中心位置设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11)内的出风壳体(30),所述出风壳体(30)前后两侧固定设有四个相同的出风安装柱(31),所述出风壳体(30)上后侧设有空心块(33),所述空心块(33)在所述壳体(1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块(33)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块(33)左右两侧壁上固定设有长板(34),所述长板(34)与所述空心块(33)内壁之间固定设有横板(35),所述横板(35)相对于所述长板(34)之间带有倾斜角度,且左右两侧的倾斜角度相反,所述空心块(33)左右两侧的上端带有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还包括转动在所述长板(34)下端的调节轴(36),所述调节轴(36)上固定设有调节板(37),所述调节轴(36)左端固定设有半齿轮(40),所述出风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11)内的出风电机(38),所述出风电机(38)上转动设有出风转轴(41),所述出风转轴(41)位于所述调节板(37)下端,且所述出风转轴(41)上固定设有出风齿轮(39),所述出风齿轮(39)与所述半齿轮(40)处于啮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11)外部的导向壳体(50),所述导向壳体(50)安装在所述空心块(33)的上端,所述导向壳体(50)上端带有开口,所述空心块(33)卡槽上安装设有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上固定设有弧形出风导片板(51),所述弧形出风导片板(51)在所述导向壳体(50)内,且所述弧形出风导片板(51)上端为弧形,两侧分别与所述导向壳体(50)之间带有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11)内部的两组相同的调节安装柱(28),所述调节安装柱(28)内带有螺纹,两组所述调节安装柱(28)上安装设有调节电机(24),所述调节电机(24)下端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调节齿轮(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转动在所述壳体(11)内的两个相同的调节转盘(26),所述调节转盘(26)上带有与所述调节齿轮(25)啮合的齿条,所述调节转盘(26)上固定设有弧形调节板(27),所述弧形调节板(27)上端与所述壳体(11)接触,且所述弧形调节板(27)为半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风道配合的模拟自然风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11)内左右两侧的导流风罩壳体(17),所述导流风罩壳体(17)上带有第二通风口(18),所述第二通风口(18)贯穿所述导流风罩壳体(17)左右两端,所述导流风罩壳体(17)相对的一侧上安装设有第一安装壳(14),所述第一安装壳(14)上设有第一通风口(15),所述第一通风口(15)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壳(14)两端,且所述第一通风口(1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风口(18)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壳(14)上固定设有四个相同的安装柱(16),所述安装柱(16)内带有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奥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奥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34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焚烧炉给料防漏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非真空冶炼板坯氮含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