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3534.6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启帆;徐少旭;张俊;向浪涛;梁锋;戴林;唐志刚;王灿;何璋;刘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B21B1/26;B21B37/74;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丽芹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屈强 比热 轧钢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钢带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05%~0.08%、Si:0.08%~0.50%、Mn:1.34%~1.55%、Als:0.015%~0.065%、Nb:0.025~0.045%、P≤0.017%、S≤0.008,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热轧钢带的厚度为11mm~13mm,屈服强度为460~500MPa,抗拉强度为540~570MPa,延伸率>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钢带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07%~0.08%、Si:0.20%~0.22%、Mn:1.35%~1.37%、Als:0.031%~0.047%、Nb:0.025~0.027%、P≤0.017%、S≤0.008,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钢带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08%、Si:0.20%、Mn:1.35%、Als:0.047%、Nb:0.025、P:0.017%、S:0.007,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一种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元素冶炼:将高炉铁水依次进行转炉冶炼、脱硫处理以及真空处理得到钢水,该钢水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05%~0.08%、Si:0.08%~0.50%、Mn:1.34%~1.55%、Als:0.015%~0.065%、Nb:0.025~0.045%、P≤0.017%、S≤0.008,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b.连铸:将钢水采用连铸工艺进行铸造得到连铸坯;
c.轧制:将连铸坯采用直装工艺加热,按2~3炉组织直装,入炉温度<400℃,在温度为1210℃~1250℃条件下加热160min以上后进行粗轧;精轧开轧温度控制在>1010℃,精轧终轧温度控制在840℃-880℃;采用超快冷工艺进行冷却,冷却速率15℃~22℃/s,卷取温度为560℃~610℃;
d.卷取并自然缓冷:卷取后热轧钢卷采用堆垛自然缓冷,冷却时间≥48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控制粗轧后的中间坯厚度为50mm~56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精轧道次为7道次,轧制速度为2.2m/s~4.5m/s,精轧出口穿带速度为2.5m/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终轧温度控制方式为调速不调水的控制模式,7组精轧机架间的6组机架间带钢冷却水的阀门开口度比例均设为1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在连铸坯加热后先对连铸坯进行高压除鳞在进行粗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成型用高屈强比热轧钢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按照3座加热炉进行直装加热,加热温度为1210℃,加热时间大于18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35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真空冶炼板坯氮含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骨科康复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