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85618.3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5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宇峰;杨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31/10 | 分类号: | B24B31/10;B24B31/12;B24B31/16;B24B57/00;B24B5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李杰强;周晓艳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去毛刺装置,包括磨液槽结构、出料结构以及磨液循环结构;磨液槽结构包括落料筒、泄压阀、磨液槽以及搅拌叶片;出料结构包括出料筛网以及成品收集槽;本发明中,由于落料板的存在,使得工件的运行路径增加,能够防止工件间的碰撞以及增加工件在磨液内的停留时间,通过搅拌叶片带动磨料流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抛光加工,磨液循环结构不断的向磨液槽输入磨液,磨液槽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泄压阀自动开启,即本发明能够保证工件在磨液流中进行充分的抛光后再利用压力将工件自动泄出,并且,磨液循环结构还能够通过磨粒循环风机以及液流循环泵实现磨粒以及液流的循环利用,节省资源,最后泄出的工件经过出料筛网落入到成品收集槽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磨粒流,是指一种抛光去毛刺工艺,又称为流体抛光,其利用磨料对工件的表面和内部进行去毛刺从而达到抛光的效果。
现有采用磨料流的抛光去毛刺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磨粒和液流不能重复利用,导致资源浪费;2、较大毛刺难以被去除,导致处理效果不佳;3、工件堆积,易发生碰撞,造成工件表面损伤。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去毛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磨粒和液流不能重复利用、处理效果不佳以及工件发生碰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毛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磨粒和液流不能重复利用、处理效果不佳以及工件发生碰撞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去毛刺装置,包括磨液槽结构、出料结构以及磨液循环结构;
所述磨液槽结构包括落料筒、泄压阀、磨液槽以及搅拌叶片;落料筒的内壁在工件下落方向交错设置有多组落料板,落料板向下倾斜设置,多组落料板形成用于工件下落的S形通道;泄压阀设置在落料筒的底部,泄压阀用于控制工件从落料筒底部落出;落料筒上设置有连通磨液槽的通流孔;搅拌叶片转动设置在磨液槽内;
所述出料结构包括出料筛网以及成品收集槽;出料筛网设置在泄压阀的出口下方,成品收集槽与出料筛网的出料方向对应设置,用于收集工件;
磨液循环结构包括磨粒循环风机、液流收集槽以及液流循环泵;磨粒循环风机的吸入口与出料筛网的上表面对应设置,磨粒循环风机的出口与磨液槽连通;液流收集槽设置在出料筛网的下方;液流循环泵的两端分别连通液流收集槽以及磨液槽。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落料筒在工件下落方向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为锥形段,锥形段的大开口朝下;磨液槽套设在锥形段上,且通流孔设置在锥形段上。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多组通流孔沿锥形段的周向设置,且通流孔的开设方向与锥形段的外周面相切。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落料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30°。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还包括预处理箱;所述预处理箱包括箱体、吸杂风机以及两组滚筒;
箱体在工件下落方向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两组滚筒转动设置在箱体内,两组滚筒的外周之间形成工件通道;入料口、工件通道以及出料口在工件下落方向依次对应设置;出料口与落料筒的上部开口连通;两组滚筒的外圆周上均设置有毛刷,吸杂风机的吸入口与箱体的内部连通。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出料结构的出料筛网为U形;U形的出料筛网开口朝下,且出料筛网的上表面为导向面,成品收集槽与导向面在下料方向对应设置。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出料筛网可转动式设置。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出料结构还包括偏心块;所述出料筛网设置在偏心块上,偏心块用于带动出料筛网抖动。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出料筛网的筛孔小于磨粒以及工件的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5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