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保温炉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5773.5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简伟文;曾忠诚;谢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保温 | ||
一种隔热保温炉,包括上部敞口的炉体,炉体具有炉体腔,还包括设置于炉体腔中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炉体包括内层与外层,外层包括壳体以及间隔布置于壳体内的若干隔板,壳体与内层的外侧壁体相连接形成环形腔,隔板沿轴向布置于环形腔内,隔板包括至少一块隔断板与若干块绕流板,绕流板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上侧壁或下侧壁,另一端设置有缺口,绕流板的缺口沿环形腔上下交替布置从而形成弯曲的流道,隔断板上下连接壳体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从而隔断环形腔,在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布置于流道的两端并连通流道,内层为耐温隔热层,外层围绕内层设置,有利于减少炉内热量向外的散发,即有效降低了周边的环境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加工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焊接加工用的隔热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构件焊接加工时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传统的加工方式一般是先对需要加工的构件进行加热,待构件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取出构件进行焊接,但构件取出后会快速冷却,这导致焊接时构件温度与焊接要求的温度存在较大偏差。当构件焊接时的温度过低,其与焊接材料温差过大,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导致开裂,影响焊接质量;如果提高工件加热的温度,高温会使构件表面提前过多氧化,易发生虚焊或破坏焊件。为了让构件焊接时能够处于稳定的温度范围,使用高温炉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高温炉内设置加热装置对构件进行加热从而让构件维持在合适焊接的温度。一般的高温炉虽然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性能,但高温炉需要让工件维持三百多度的高温,其向周边散发的余热使得周边环境温度很高,这十分不利于工作人员进行手工焊接操作。如果让工作人员穿着厚重的隔热服,不但影响焊接加工精度,也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减少高温炉散发的热量对工作人员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本发明提出一种隔热保温炉,包括上部敞口的炉体,所述炉体具有炉体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腔中的加热装置;所述炉体包括内层与外层,所述内层为耐温隔热层,所述外层围绕所述内层设置,所述外层包括壳体以及间隔布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若干隔板,所述壳体与所述内层的外侧壁体相连接形成环形腔,所述隔板沿轴向布置于所述环形腔内,所述隔板包括至少一块隔断板与若干块绕流板,所述绕流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上侧壁或下侧壁,另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绕流板的缺口沿环形腔上下交替布置从而形成弯曲的流道,所述隔断板上下连接所述壳体的上侧壁与下侧壁从而隔断所述环形腔,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布置于所述流道的两端并连通所述流道。
其中,所述内层,是能够承受高温并具有保温作用的构件,其由多层复合而成,所述内层中部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一般为玻璃纤维、石棉、陶瓷等。
其中,所述外层,是布置于所述内层外侧用于隔热降温的一层构件,其主要原理是在所述内层的外围形成流道,并在流道中注入水,通过水流动带走由所述内层向外散发的部分热量,从而降低炉体外围的温度。所述外层的壳体与所述内层的外侧壁体相连接,这样形成的环形腔直接与所述内层的外侧壁体相接触。
其中,所述隔板,是布置于所述环形腔内并把所述环形腔分隔成流道的构件,所述隔板沿轴向布置,是指沿着所述炉体的中轴线布置,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既平行并穿过所述轴线布置;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倾斜布置并与所述炉体的轴线成夹角布置,这样布置的好处是能够增加流道的长度。
其中,所述隔断板,是能够把连通的所述环形腔隔断的构件,当设置一块所述隔断板,所述环形腔被隔断一处,水最多从隔断板的一侧流到另一侧;当设置N块所述隔断板,所述环形腔被划分为N个弧形空腔。为了能让所述隔断板能够更好地与周边壁体结合,所述隔板焊接于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隔断板的宽度不小于绕流板的宽度,这样设置的所述隔断板能够首先贴合到所述内层的外壁体上从而保证隔断效果。
其中,所述绕流板,是布置于所述环形腔内用于改变水流方向的构件,水流能够通过所述绕流板的一端的缺口流向下游,所述缺口既可以是所述绕流板的端部切短所形成,也可以是在所述绕流板的端部加工出的孔洞面形成。进一步的,所述缺口的宽度不大于两块隔板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5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