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5806.6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7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韩恭敏;刘学振;王志勇;王世合;马军杰;范文涛;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明珠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6;H02J7/35;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王学贞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余热 回收 功能 太阳能 火炬 | ||
本发明涉及火炬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顶端连接有排烟管,燃烧室的内部设有燃烧机构;当火炬是一直持续使用,则可将动力切换箱直接输送到发电机上,直接进行发电,减少中间转换造成的动力损耗,当火炬断断续续使用时,此时发电机频繁被启动会产生垃圾电,且为减小频繁启动发电机造成损坏,可将动力切换箱匹配到气泵,利用气泵往储气罐的内部补充气体,以气体为动力媒介储能,之后不管火炬是否再使用,都可用存储的高压气体驱动气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使发电机不停机持续发电,产生优质的能源,从而便于将不稳定的热能回收系统转换为稳定的气动持续输出方式,保证回收的电能优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炬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化工行业、煤化工等行业,生产装置开停车状态下、正常运行状态下以及在火灾、停电、停水等事故状态下都会产生大量尚无法直接利用而必须排出的可燃火炬气,这些火炬气成分复杂并且流量波动范围大,通常采用高架火炬直接在高空燃烧进行处理;在对燃烧的热量进行回收时,只是单一的通过加热水驱动蒸汽轮机发电,此种方式只适合不间断的持续的火炬燃烧,但是火炬燃烧是要根据是否有可燃气体要处理再进行使用的,随意性较大,并不能够不间断的提供热源,导致发电时有时无,产生垃圾电,不便进行回收利用,且频繁的重启容易导致发电部件损害,为此亟需提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太阳能火炬,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顶端连接有排烟管,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设有燃烧机构,所述燃烧机构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机构,所述燃烧机构上连接有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上连接有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和循环机构之间设有切换机构。
具体的,所述燃烧机构包隔热棉,所述燃烧室的内壁安装有隔热棉,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设有内胆,所述内胆上螺旋缠绕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的缝隙之间设有导热片,所述内胆的内部设有呈螺旋状的旋风片,所述内胆的顶端设有用于检测可燃气体的传感器,所述内胆的顶端还设有用于点燃可燃气体的点火器。
具体的,所述太阳能机构包括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地面安装有多块用于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一侧设有用于电池储能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分别和传感器、点火器电性连接,所述配电箱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电路的PLC。
具体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燃烧室的一侧设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汽轮机,所述汽轮机和吸热管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控阀,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冷凝器,所述汽轮机和冷凝器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冷凝器和吸热管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电控阀和配电箱电性相连。
具体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动力切换箱,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动力切换箱,所述汽轮机的输出轴和动力切换箱的输入轴相连,所述动力切换箱设有两个输出轴,所述动力切换箱的其中一个输出轴上连接有气泵,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和气泵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和配电箱电性相连。
具体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发电机,所述动力切换箱的一侧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一端设有气动机,所述动力切换箱与发电机之间、所述发电机和气动机之间均连接有离合器,所述气动机和储气罐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上安装有第三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和配电箱电性相连。
具体的,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电动推杆,所述发电机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上连接有呈凵字状的操控杆,所述操控杆的两端分别和一个离合器相连,所述电动推杆通过操控杆驱动对应的离合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明珠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明珠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5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基于有机载板的RDL封装结构及制备方法